目前世界局势来看,中俄美虽然都是超级大国,但是却都被不同的军事力量牵制着:第一,中国——被日本、韩国、菲律宾战略上牵制着。 第二,俄罗斯——被北约各国联盟战略上牵制着。第三,美国——被古巴、委内瑞拉等国战略上牵制着。一旦中俄美打破这样的平衡,那么就会各自带来不同的结果。 先看中国面临的周边牵制,日本、韩国、菲律宾的动作一点都不轻松。日本近几年不断突破 “和平宪法”,2024 年军费预算涨到 GDP 的 2%,还从美国引进了 “战斧” 巡航导弹,在琉球群岛新建了多个弹药库和雷达站,直接把军事力量部署到靠近台海和东海的区域。 韩国则和美国搞起 “延伸威慑” 演习,不仅让美国在韩部署更多战略轰炸机,还计划联合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甚至在半岛东部海域频繁举行反潜演练,针对性很明显。 菲律宾更不用说,去年以来多次允许美国扩建在菲军事基地,现在美军在菲的军事基地已经有 9 个,其中多个靠近南海岛礁,菲律宾还频繁派船只在南海挑起事端,试图借助美国力量牵制中国。这三个国家形成的 “牵制网”,让中国在东海、南海和台海方向都得保持高度警惕,不得不投入精力维护周边海域的安全稳定。 俄罗斯面对的北约牵制,更是实打实的围堵。北约这几年不断东扩,芬兰 2023 年正式加入后,北约与俄罗斯的边境线直接增加了 1300 公里,随后瑞典也启动了加入流程。 北约还在东欧国家大量部署兵力和武器,仅在波兰就驻扎了超过 1 万名北约士兵,配备了坦克、装甲车和防空导弹系统,甚至在罗马尼亚部署了 “萨德” 反导系统,直接威胁到俄罗斯的西部安全。2024 年北约举行的 “坚定捍卫者” 演习,有 32 个国家参与,出动了超过 9 万名士兵、500 辆坦克和 60 艘军舰,演习区域就在俄罗斯边境附近,这种大规模军事演习本质上就是对俄罗斯的战略施压。 俄罗斯为了应对,不得不把更多兵力部署到西部和南部边境,甚至增加了核武器的战备状态,双方的对峙让欧洲安全局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美国虽然是全球军事最强国,却在自家 “后院” 被古巴、委内瑞拉等国牵制得够呛。古巴虽然军事规模不大,但地理位置关键,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州只有 90 英里,美国一直担心古巴成为其他大国进入美洲的 “跳板”,这些年对古巴实施了长期制裁,却始终没能改变古巴的立场,反而让古巴更坚定地与俄罗斯、中国合作,俄罗斯甚至在古巴设有电子监听站,能监控美国东南部的军事活动。 委内瑞拉则是美国的 “能源心病”,委内瑞拉拥有全球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储量,却一直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不仅拒绝向美国出口石油,还与俄罗斯合作建设炼油厂,引进俄罗斯的防空导弹系统,甚至允许俄罗斯军舰停靠委港口,直接在美国 “后院” 形成了牵制。 美国为了稳住后院,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对这些国家进行打压,比如制裁委内瑞拉石油产业、支持古巴反对派,却效果有限,反而分散了美国在全球其他地区的注意力。 要是这种平衡被打破,三国面临的结果会大不一样。如果中国被迫打破周边牵制,可能会通过加强军事部署、开展更多常态化军演来维护权益,比如在南海增加岛礁防御设施、在台海周边加大巡逻力度,这会让周边国家的挑衅行为收敛,但也可能引发短期的区域紧张,不过从长期看,反而能巩固中国在周边的战略安全环境。 如果俄罗斯打破北约的牵制,很可能会采取更主动的军事行动,比如加强在黑海、波罗的海的军事存在,甚至在俄乌冲突中投入更多力量,这可能会让北约内部出现分歧,一些欧洲国家可能因为担心战争扩大而寻求和谈,但也可能导致北约进一步加大对俄制裁,让俄罗斯面临更严峻的经济和外交压力。 如果美国打破后院的牵制,大概率会采取更激进的手段,比如军事干预委内瑞拉、加大对古巴的施压,这可能会引发美洲国家的反对,让美国在美洲的影响力下降,甚至促使更多美洲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美国,反而让美国后院更不稳定。 现在这种战略平衡,其实是各方实力相互博弈的结果,没有哪一方能轻易打破。中国在应对周边牵制时,更注重通过外交协商和经济合作化解分歧,比如与菲律宾开展南海油气共同开发谈判、与韩国加强经贸合作; 俄罗斯在对抗北约时,更强调核威慑和能源反制;美国在稳住后院时,却还在搞霸权主义,结果越来越被动。 未来这种平衡能否维持,关键看各方是否能保持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动,毕竟一旦平衡被打破,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最终只会让全球安全局势陷入更大的动荡。 信息来源:中国国防部官网(周边安全形势及军事部署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