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接受赵少康采访时说:台湾是一个岛,制空权、制海权是关

山河又月明 2025-11-03 15:00:22

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刘湘滨,在接受赵少康采访时说:台湾是一个岛,制空权、制海权是关键,台湾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如果打地面战,战场在台湾,损失会非常大! 刘湘滨作为台湾前陆军副总司令,这番话完全是内行的实在话,戳破台当局那层“防务自信”的窗户纸再容易不过,毕竟岛屿作战的命门从来都是制空制海权,这一点从历史到现实都摆得明明白白。 台湾就那么大一块地方,四面环海,所有的物资补给、军事调动都得靠天空和海洋,一旦这两扇“门”被关上,里面再折腾也成不了气候。 先说说刘湘滨重点提的制空权,台防务部门2025年那份报告里的数字看着就心虚,330架主力战机听着不算少,但62%都是服役超20年的老古董,这些飞机别说跟人空战,能不能顺利起飞都得看运气。 就拿“幻影2000”来说,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台空军服役,机身金属疲劳、航电系统落后,现在连导弹都快配不齐了,据说每次起飞前地勤都得额外检查三小时,生怕在空中散了架。 反观大陆这边,五角大楼2025年的数据显示,解放军空军光现役战机就有2284架,其中三代机和四代机占比超过85%,歼-10C都超过500架了,配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轻松锁定百公里外的目标,更别提350多架歼-16,性能比美军的F-15E还能打。 刘湘滨在采访里说得更直接,大陆东南沿海部署的S400防空导弹能打400公里,整个台湾都在覆盖范围内,台军飞机只要离开地面30公尺,就等于给导弹指路,连美国卖的预警机都是空中活靶子,刚升空就得被打掉。台当局花大价钱买武器,说白了就是给美国送钱,人家心里门儿清这些玩意儿实战中根本没用。 制海权的情况更没眼看,这事儿看看1982年的马岛战争就懂了。 当年阿根廷手握6.5万兵力,舰船33艘、飞机350余架,比英军的3.5万人、118艘舰船看着还唬人,结果英军靠三道封锁线就把阿军海军逼回了近海,“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被潜艇击沉后,阿军海军直接不敢出海了,只剩空军单打独斗,最后还是输得一塌糊涂。 台湾海军现在的家底还不如当年的阿根廷,主力舰艇不是美国淘汰的“二手货”,就是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型号,“成功级”护卫舰连反舰导弹都得靠美国接济,雷达系统落后到能让大陆的无人机轻松绕着飞。 而解放军这边,航母编队都能常态化绕台巡航了,055大驱的吨位比台军最大的舰艇还多出一倍,更别提还有专门打军舰的东风导弹,精度能直接命中甲板上的靶心。 美国智库早就算过,只要解放军实施海上封锁,台湾的天然气10天就耗尽,煤炭撑不过7周,石油也就20周的量,到时候别说军舰出海,岛内连电都供不上,制海权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要是真走到地面战那一步,台湾的损失只会更惨,这可不是吓唬人,马岛战争就是现成的例子。当年英军登陆后,阿军地面部队没了空中掩护,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1000多人阵亡、1.13万人被俘,斯坦利港的民用设施也被轰得稀烂。 台湾的情况比马岛还特殊,军事基地和民用设施缠在一起,机场、港口既是军港也是商港,一旦开打,导弹打击军事目标时根本绕不开民用区域。 刘湘滨自己也说,没有空中优势的话,地面部队上去就是送伤亡,就算偶尔把登陆部队打退一次也没用,解放军有绝对的空优海优,能源源不断地增兵。 更要命的是台湾的粮食问题,2023年的粮食自给率才30.3%,大豆几乎全靠进口,台当局说储备能撑7个月,可真被封锁了,农田灌溉要电、粮食运输要油,能源一断这些储备就是死物,中兴大学的学者都直言,这种储粮计划也就是安抚人心,真打起来根本不顶用。 台当局整天喊“制空制海反登陆”,可刘湘滨这位内行人一戳就破,所谓的“防务自信”不过是自欺欺人。 330架战机里大半是老古董,舰艇连家门口的海都守不住,能源粮食一封锁就崩盘,这样的家底怎么跟人比。 岛屿作战的逻辑从来没变过,制空制海权在手,就能掐住对方的脖子,没了这两样,地面战再能打也是被动挨揍,而且战场全在自己家里,每一发炮弹炸的都是自己的土地、伤的都是自己的人,这种损失谁也扛不住。 刘湘滨不过是把这种明摆着的事实说出来而已,毕竟数据和历史都在那儿,骗得了自己骗不了别人。

0 阅读:198

猜你喜欢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