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反转:曾经只造纯电的车企开始造增程,而那

郭淮谈汽车 2025-11-03 19:06:00

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反转:曾经只造纯电的车企开始造增程,而那些靠增程起家的车企,也开始造纯电。表面上看是各取所需,但动机其实完全不同。

纯电车企造增程,更多是为了扩大销量。平台已经有了,只需改一个能量路径,就能覆盖更多用户。比如零跑,就是从纯电跨向增程的第一批车企。它的增程车型销量占比其实只有两三成,但这两三成是增量,也挺开心的,而纯电主力盘依旧稳固。

而增程车企转纯电,则是一次战略重构。一方面,增程赛道已经卷到极致,竞争变得非常拥挤,技术、供应链和价格都逼近天花板;另一方面,新能源用户换车时有个明显的单向趋势——“增程或插混车主的下一辆,往往是纯电”。如果不提前布局纯电平台,未来的增长空间就会相当受限。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动因,那就是传统观念中认为,大三排SUV/MPV是插混或增程的“自留地”。纯电这种动力形式,天然被认为难以涉足,是一个长期的盲区。

没想到的是,乐道L90的横空出世,凭借换电体系、轻量化平台与能量管理优化,克服了能耗高、补能慢、空间受限等关键难题,强势证明了纯电也可以做大三排SUV,甚至还可以做得更好。

它让人们第一次意识到:纯电正在变得更加全面,不再只是某几个细分市场的单项冠军,而是开始渗透进所有主流品类。换句话说,当纯电阵营的能力全面铺开,增程阵营转向纯电的紧迫性,也就被进一步放大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乐道L90不仅是一款车型的成功,更是为拓展纯电阵营的领地立下了汗马功劳。换电,正在走向新能源行业更重要的位置。

要理解乐道L90背后的体系能力,就得从L60看起。L60比L90早了大半年,它是整个乐道纯电平台的首发车型,也是技术验证的起点。无论是60度与85度电池的通用性,还是轻量化设计、空间利用率、安全结构,它都已经提前完成了验证。L90的成功,其实正是建立在L60奠定的工程基础之上。而现实成果也如同预期,乐道品牌累计交付已经超过10万台,这是用户实打实用“钞票”投票的结果。

在这个平台架构下,L60实现了同级领先的能耗表现与续航效率。它的电池包厚度为116毫米,在保持高强度结构的同时,为舱内空间释放出更多纵向高度;电池容量提供60度和85度两个版本,均支持换电,与L90通用。

曾经我对蔚来二代换电电池有些顾虑,认为它在能量密度、电池厚度、充电能力等方面受到换电制约,赶不上日益进步的充电阵营。而基于三代平台的乐道电池一出,无论是能量密度还是电池厚度都达到了顶尖水平,并没有为换电做出妥协;而在此基础上还能兼容换电,这就让换电成为真正的“人无我有”的工程优势。

其实作为15万内唯一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的中型SUV,要说它的技术领先行业一个技术周期,也不算过分吧。

在C-NCAP和中保研两项权威碰撞测试中,L60都拿下了最高等级成绩——C-NCAP五星安全评级,中保研正面25%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均获“G+”,在车顶强度和座椅鞭打测试中也保持领先。不仅三项安全指标为G+,就连耐撞与维修经济性也拿了G,这说明L60的工程设计已经不再为安全妥协其他指标,而是可以做到从容有度、全面兼顾。

续航表现同样印证了这一点。李斌此前开L60从上海到合肥的公开行程中,整段高速平均电耗约12.5kWh/100km,满电出发,全程340公里到达时仍剩余约15%的电量。这些真实数据说明,L60不仅纸面参数漂亮,实际能耗也足够稳定。

从用户角度看,L60的价值也在于长期使用的稳定感。去年底因为市场波动与置换补贴调整,它的保值率曾短暂起伏,但今年随着销量回稳、二手市场信心恢复,L60的保值率重新攀升,并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算估联合发布的最新榜单中拿下纯电中型SUV的保值率第一。这说明它正在成为一款能代表新平台成熟度与技术可靠性的车型,回归它应有的位置。

从L60到L90,乐道完成了从技术验证到场景突破的跃迁,也让纯电阵营真正具备了全面应战的能力。

0 阅读:20
郭淮谈汽车

郭淮谈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