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任命,朱立伦陷入尴尬,洪秀柱罕见站出来说话。   她上任不到半个

寻觅往昔风华 2025-11-04 11:32:07

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任命,朱立伦陷入尴尬,洪秀柱罕见站出来说话。   她上任不到半个月,动作连连,从中央到地方,节奏快到让人喘不过气,第四波名单里,桃园、台中、苗栗、竹市、南投、台北等六个关键地区的党部主委被换掉,外界立刻嗅到不一样的味道。   这些地方向来是派系盘根错节的地盘,历任主席都不敢轻易动,朱立伦当年为了稳局面,放任地方主委独立王国式地运作,如今郑丽文直接动刀,等于彻底打乱朱时期留下的权力网络。   洪秀柱也罕见出声,她一句“做领导人要任谤”被解读为给郑丽文撑腰,尤其是她再提“谋求统一”,无疑在向党内释放更鲜明的路线信号,这一连串操作,让朱立伦陷入尴尬,也让国民党内部的路线之争再次被推上台面。   有人说,郑是在“斩派系、定路线”;也有人担心,这种强硬手法会让地方基层失去动力,你怎么看,这一波换人是重整旗鼓,还是火烧连营?   从政治布局看,郑丽文的动作不像是单纯人事调整,而是一场系统性的权力收回,朱立伦在任内大谈世代交替,却让地方派系几乎成了自转星球,中央号令传不下去,郑一上任就明白,国民党再不收回组织主导权,就会彻底失去未来。   她挑的六个地方,都是有实权、有资源的关键节点,动这些人,不只是换面孔,而是打断旧网络的利益循环,台北换上张斯纲,是洪秀柱路线的延伸;台中改由中央派钱立伟代理,是削弱卢秀燕地方势力的信号,这些变化都指向一个目标——让党重新听中央的,而不是被地方主导。   这种收权的逻辑在政治上没错,但代价也不小,地方主委不是公务员,而是靠人脉和资源维系的政治中介,你把他们换掉,地方选战就得重建关系网,党内很多人担心,中央虽赢了权,却输掉了执行力,选举靠的不是文件,而是动员,郑丽文能否在短期内整合出一套新系统,是成败关键。   她的优势在于路线清晰,洪秀柱的支持让她更敢走“深蓝”路线,强调两岸一家亲、强化传统认同,这在岛内舆论场会招来批评,但在深蓝基本盘中能重新激活士气。   国民党这几年最大的问题,不是路线模糊,而是自我否定太久,郑丽文现在做的,就是让党重新找到政治姿态,外界看似激进,其实是补课——补上那段被搁置的路线自信。   朱立伦的尴尬,某种意义上是路线的尴尬,他想做平衡者,却被时代淘汰,郑丽文这一刀下去,也许会得罪旧人,但能重新让党回到主轴,政治从来就不是取悦所有人的游戏,而是敢不敢承担分裂带来的代价,只要结果能让党重新团结在一个明确方向上,就值得赌。   真正的挑战不在内部,而在选民,台湾社会经过多年撕裂,对任何“统派”标签都有心理负担,郑丽文要走得远,就得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让“路线”变成“能力”,让政治理念转化为民生信任,那才是真正的翻盘钥匙,权力布局只是开始,能否让选民重新相信这个党,还要看她接下来的每一步。   政治的核心,不在谁赢得掌声,而在谁敢动真刀,郑丽文的第四波任命,也许正是国民党重新呼吸的那口气,如果你是国民党员,你希望党继续强硬收权,还是应该更温和地整合派系?

0 阅读:185
寻觅往昔风华

寻觅往昔风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