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 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怕自己还像80年前那样贫困弱小,怕这片土地再次血流成河,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比我们更厌恶战争,全世界没有人比中国人更懂弱国无外交。 中国人对“弱”这件事,是发自内心的怕,怕到什么程度?怕到不愿再提当年。 怕到哪怕一丝可能的风险,也要未雨绸缪。怕到即使和平是主旋律,军队也必须强得让所有人都不敢动心思。 这不是多疑,也不是好战,而是被历史活生生教出来的本能反应,百年前的中国,吃过太多“弱”的亏,被打怕了。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人带着胜利者的身份去了,结果却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捞到,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直接划给了日本,中国人愤怒到极点,五四运动因此爆发。 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的那一刻,标志着中国不愿再被欺负,但也揭示了一个现实:没有实力,说什么都没人听。 再往前翻1840年到1949年,这一百多年,中国签了700多个不平等条约,赔出去的白银有13亿两,割出去的土地180多万平方公里。 那时候的中国,经济体量在全球数一数二,可惜枪炮比人家落后太多,想说“不”根本没人理。 甲午战争更是血淋淋的例子,本以为靠着人多就能撑住,结果被日本打到割地赔款,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中国人从那个时候起,终于明白了一个残酷的道理:国家再富,军事不行,一切都等于零。 所以今天中国发展军事,不是什么好勇斗狠,而是怕,怕历史重演,怕再一次被人牵着鼻子走。 这个“怕”不是胆小,是清醒。是知道这个世界从来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背后要有实力支撑,才有资格和平。 到了今天,国际局势变幻莫测,大国竞争白热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不断加强,台海局势时不时被炒热,南海也不太平。 中国的海外利益越来越多,像中企在非洲、中东的项目,哪一个不需要安全保障?如果没有保护手段,出了事找谁说理去? 而且,现在的战争形态也变了,信息战、网络战、太空战,哪个不是瞬息万变? 一旦打起来,反应慢一拍就可能满盘皆输。在这种背景下,军事手段成了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强,不能弱。 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提出了强军目标,强调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改革和重塑。 过去这十年,领导指挥体制彻底重构,联合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新型武器装备不再是看别人的眼色,很多领域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我们从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怕事。 不是不想和平,而是明白“能战才能止战”。你只有足够强,别人才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最现实的逻辑。 在联合国维和、人道主义救援、打击海盗等国际行动上,中国军队也没缺席。 南苏丹维和,中国官兵顶着枪口保护平民;亚丁湾护航,数百艘中外船只受益。不是为了炫耀军力,而是履行大国责任。 中国人不喜欢战争,因为打得太多,输得太惨。历史的血和泪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和平,是靠实力争来的。不是靠乞求,也不是靠幻想。 今天的中国,不想称霸,也不想对抗,但绝不会让自己再回到那个任人宰割的年代。 强军,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不打仗。军事强了,才有资格谈和平;国家安全了,发展才有底气。 回头看,百年屈辱刻骨铭心。往前走,民族复兴势在必行。中国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不是选择,而是命题。 怕过的人,才最懂得安全的重要。哪怕花再多代价,哪怕被误解,也要发展军力,因为我们知道:这一次,我们不能再输。 信息来源: 《社评:捍卫国家主权安全,中国军队是敢于亮剑的》——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