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中东3国3.2万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 当关税大棒成为外交利器,当盟友情谊沦为提款筹码,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正上演一场全球财富收割的闹剧。这场看似战果辉煌的敛财行动,实则暴露了超级大国的实力衰退与战略焦虑,更预示着单极霸权体系的加速崩塌。 特朗普的“战绩清单”堪称震撼:从中东三国攫取3.2万亿美元,向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从日本掠取5500亿美元,韩国3500亿美元、英国2000亿美元也未能幸免,总额突破5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 视频中,他得意洋洋地炫耀这些“战利品”,仿佛一位打赢了算盘的商人,全然不顾这些数字背后盟友的不满与全球秩序的动荡。唯独在中国面前,这杆收割大旗屡屡碰壁,吃尽闭门羹,这也难怪特朗普提及中国时总是情绪失控,破防失态。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美国霸权逻辑的彻底暴露。曾经依靠美元特权、科技优势轻松收割全球财富的日子一去不返,传统手段失灵之下,只能诉诸关税威胁、经济胁迫等极端方式。 特朗普的商人本性在治国理政中暴露无遗,在他眼中,国际规则一文不值,国家信誉可以随意透支,只要能攫取短期利益,哪管身后洪水滔天。这种短视的霸权行径,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实则为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埋下了致命隐患。 然而,这些看似光鲜的数字大多是镜花水月。所谓的巨额收获,多数停留在意向阶段,那些非约束性的备忘录和框架协议,缺乏法律强制力的支撑,与真正的资金到账相差十万八千里。 市场波动的冲击、政策风向的转变、政府换届的变数,都可能让这些“承诺”化为泡影。毕竟,国际合作不是单方面的掠夺,没有平等互利的基础,任何协议都如同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现实的冲刷。 美国此举早已引发盟友的离心离德。曾经紧密的盟友关系,如今裂痕斑斑。加拿大超过70%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关税政策让其能源、农产品行业步履维艰;墨西哥对美出口占比高达83%,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面临严重冲击,反制措施已然箭在弦上。 这种“背刺盟友”的做法,彻底动摇了美国盟友体系的根基,也让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性遭受重创。当信任的桥梁被摧毁,再想重建同盟关系可谓难如登天。更深层的危机,藏在美国国内的千疮百孔之中。 自1999年达到发展巅峰后,美国便开启了肉眼可见的下滑之路。政治层面,两党恶斗愈演愈烈,重大议题上针锋相对,政策制定沦为政治博弈的工具,政府停摆、债务上限危机成了家常便饭。民众对国会、司法系统等权威机构的信任度跌至历史谷底,社会撕裂的伤口不断扩大。 经济领域的困境更是触目惊心。过度金融化让美国经济脱实向虚,金融业占GDP比重超过21%,虚拟经济的泡沫膨胀早已埋下危机隐患。制造业空心化的恶果持续发酵,曾经引以为傲的钢铁、汽车等行业风光不再,“铁锈带”的萧条见证着工业霸主的衰落。 即便政府力推“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依旧举步维艰。供应链的脆弱性在危机中暴露无遗,芯片、医疗用品等关键物资高度依赖进口,一旦国际局势变动,便陷入被动。贫富分化的鸿沟不断拉大,中产阶级收入停滞不前,顶层1%人群的财富却急剧膨胀,美国已然成为发达世界中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积重难返,半个世纪前修建的公路、桥梁、电网早已不堪重负,更新升级进展缓慢,严重制约着经济效率与民生改善。债务高企、发展动力枯竭,美国社会早已失去往日的活力,精英阶层的堕落更是让这个国家的复苏之路雪上加霜。 特朗普的收割策略,无异于饮鸩止渴。短期国库数字的美化,掩盖不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危机。以邻为壑的做法,不仅加剧了盟友的不满,更加速了多极化世界的形成,美国的霸权根基正在被自己的行径一点点侵蚀。美元特权曾经成就了美国的辉煌,如今却因过度滥用沦为“美元诅咒”,制造业空心化、经济虚拟化,这些深层次问题绝非靠掠夺盟友就能解决。 美国的困境给世界敲响了警钟:霸权主义的老路注定走不通,单边制裁、经济胁迫换不来长久繁荣。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掠夺多少财富,而在于自身发展的韧性与国际社会的认同。特朗普的收割游戏,终究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单极霸权的时代正在落幕。美国若不能正视自身危机,依旧沉迷于霸权掠夺的旧梦,只会在衰落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唯有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回归平等合作的轨道,才能找到破解危机的出路。 这场全球财富收割的闹剧终将落幕,留下的只会是美国霸权衰落的背影和世界秩序重构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