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立刚的观点一针见血:台积电南京厂多年来狂揽千亿营收、累计斩获两百亿利润,这些真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2025-11-06 12:21:14

项立刚的观点一针见血:台积电南京厂多年来狂揽千亿营收、累计斩获两百亿利润,这些真金白银不仅帮台积电填平了海外工厂的亏损窟窿,更成了压制大陆本土芯片产业的“枷锁”。要知道,南京厂主打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芯片,这类芯片早就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从家电控制到汽车电子,从工业设备到日常数码产品,本土企业早已能实现全链条自主供应,如今却要把偌大的市场拱手让人,让自家产业在“家门口”遭遇挤压,这对奋力追赶的中国芯片业而言,不啻为一场精准打击。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赤裸裸的现实。2024年的账本看得明明白白,台积电南京厂一年就净赚58.4亿,而它在美国、日本的工厂却亏得一塌糊涂,合计亏损高达41.1亿,南京厂的利润刚好精准填补这些窟窿,还能给总部贡献超额收益。更值得警惕的是,成熟制程是芯片产业的“基本盘”,全球75%的芯片需求都集中在这一领域,小到空调的温控芯片,大到汽车的车机系统,都离不开它。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等本土企业早已产能拉满,华虹甚至达到108.3%的超负荷运转,订单排到数月之后,却眼睁睁看着本该属于自己的客户被台积电用品牌优势和低价策略抢走 。 本土产业的困境不止于订单流失。成熟制程的稳定利润本是本土企业积累研发资金的“造血池”,比如中芯国际的14nm工艺、华虹的特色制程,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迭代。可台积电凭借规模优势压价竞争,让本土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研发投入自然捉襟见肘。就像某国产汽车厂商,原本计划采购华虹的车规芯片,最终却因台积电报价低30%而改单,导致华虹的扩产计划被迫推迟,这类场景在行业内屡见不鲜。 更讽刺的是,台积电一边用大陆市场的利润支撑其全球布局,一边在先进制程上对我们实施技术封锁。它拿着从大陆赚的钱,去美国建厂配合西方战略,转头就限制高端技术向大陆输出,形成“吸血大陆、反哺海外、压制本土”的闭环。而我们的本土企业,明明在成熟制程领域已经具备“价格比国际同行低11%”的成本优势,却要在自家市场面对不公平竞争,这种落差让无数芯片人扼腕叹息。 成熟制程是中国芯片产业的“根基”,根基稳才能向上突破。当台积电在南京赚得盆满钵满时,我们更该清醒:市场红利不能成为外资压制本土产业的工具,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才是真正的底气。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

猜你喜欢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麦子漫说细雨微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