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爷都不赏饭!   世界上最大的两条石油带,中国都完美避开,可即便是这样,为何

红日观全局 2025-11-06 18:13:08

老天爷都不赏饭!   世界上最大的两条石油带,中国都完美避开,可即便是这样,为何中国还能发展如此之快?   地球上的石油分布,真不是看谁努力谁就能多挖一点。有人天生躺在油田上,有人拼尽全力也只刮出点油花。   偏偏中国,就是那个被“老天爷”按在地图边角的国家,一滴油都得自己想办法。   全球探明石油储量的八成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从中东延伸到里海的“石油金腰带”,另一个是从加拿大到委内瑞拉的“美洲油气带”。中国?完美避开,连边都沾不上。   中国的石油资源,确实不占便宜。全国探明可采储量大概67.91亿吨,全球占比不到3%。沙特一国储量就超过350亿吨,伊朗、伊拉克加起来更是突破400亿吨。   而中国的油田,大多藏得深、分布散,开采起来既费劲又费钱。中东那边挖一桶油十几美元,中国这边动辄几十美元,差距不是一点点。   问题还不止在资源上。中国是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每年进口超过5亿吨,花出去的外汇超过3000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多数进口的石油得从马六甲海峡过,一旦出点事,油轮堵在海上,整个国家都要跟着提心吊胆。石油这事儿,表面是经济问题,本质上是安全问题。   可问题摆在那,中国也没躺平。没资源,那就靠技术;没便宜油田,那就整产业链。这些年,中国几乎是用“绣花”的功夫,把一张能源网织得严丝合缝。   从勘探、开采、运输、炼化到销售,全链条布局,风险分散,效率提升。以中石油为例,原油年产量稳定在1.3亿吨,天然气产量也冲上1500亿立方米。   传统油气搞不过别人,中国就另辟蹊径。非常规油气技术被迅速提上日程。   2024年,全国页岩油年产量突破600万吨,新疆吉木萨尔示范区一个地方就贡献了上百万吨。页岩气更猛,年产量超过250亿立方米,基本把美国玩剩下的那套摸透了。   传统能源也没被放弃,而是被“改造”了。煤炭作为中国的“家底”,不是说扔就能扔,但能用得更干净,却是必须的。   广西的冶金厂能用回收煤气发电,一年发出12亿度电。天津的煤矿引入智能分选系统,省电上百万度。   浙江的工厂换上了低氮燃烧器,一年省煤2万吨。这些事听着不大,但积少成多,节能减排的效果看得见。   不过真正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中国的新能源崛起。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全球第一,且增速惊人。   2023年底,风电装机4.41亿千瓦,光伏装机6.09亿千瓦,十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库布其、腾格里、巴丹吉林这些沙漠,曾是风沙肆虐的代名词,现在却变成了巨大的“太阳能农场”。   四大沙漠规划建设的风光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4.5亿千瓦,几乎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总电力供应。   政策也在背后默默推着走。《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意见》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要超过11亿吨标准煤。换句话说,电动的不只是车,还有整个国家的能源架构。   在国际上,中国也没闲着。跨境管道不是谁想建就能建的,但中国已经建成了中哈原油管道、中缅油气通道和中俄天然气管道,每年能稳定输送上千万吨油气,绕开海上运输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国的技术也在“走出去”。在沙特、阿联酋建设光伏电站,在德国供货高端组件,打造了一个“移动的能源网络”,资源从自己家里调不出来,就从全世界调。   成效已经显现,2024 年煤炭消费占比降至 53.2%,非化石能源占比达 19.8%,提前完成 “十四五” 目标。   天然气年产量从 2012 年的 798 亿立方米增至 2024 年的 2464 亿立方米,节碳效果等于种了150亿棵树。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从“黑”变“绿”。   技术自主也是一大亮点。南海的深海油气勘探持续推进,吉林油田的CCUS项目已经封存了200万吨二氧化碳,不仅采油,还顺手降碳。   电动车更是站上了“C位”。2023年,中国电动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这不仅仅是卖车,更是推动整个交通能源系统升级。   说到底,中国的能源路是一条被逼出来的路。没有石油“躺赢”的命,只能靠技术突围。   靠着一张图纸、一根管道、一块太阳能板,中国把能源安全从“靠天吃饭”变成了“靠自己奋斗”。   未来这条路怎么走,方向也很清楚。继续在新能源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比如“车-建筑-电网”一体化系统。   在绿色科技上做文章,比如储能、电解水制氢、碳捕集等新技术;在国际合作中争取话语权,比如参与全球能源治理规则的制定。   油不在家门口,但中国的能源安全,在脚下这片土地上一步步踩出来。没有天生富油的命,但有后天补天的劲。   这是中国在资源短板下走出的发展智慧,也是这个国家在能源问题上给出的独特答案。   信息来源: 《可再生能源装机量世界第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这些进展》——中国新闻网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红日观全局

红日观全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