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大A的脾气要变了!4000点?我看这次只是开胃菜! 到了2025年10月底,A股又涨回4000点,这个数字让人想起过去,但市场里的投资者和资金早就换了样子,总市值变成107万亿,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快一倍,散户人数也多了一倍多,现在真正掌握话语权的是机构投资者,他们手里持有的股票已经占了将近一半。 以前人们买股票,会选茅台和招行这种稳妥的公司,现在情况变了,寒武纪股价涨到一千四百八十块,市值超过茅台,变成新的股王,这不是碰巧的事,而是整个市场的逻辑不一样了,以前靠消费概念讲故事,现在比的是芯片、人工智能、算力这些硬技术,你没有点技术门槛,连被人关注的机会都没有。 2024年9月科技板块受政策推动大幅上涨,通信、电子和计算机领域表现尤为突出,银行与地产行业则相对平淡,科创板中约八成公司聚焦于人工智能或生物医药领域,光模块和算力设备成为市场热点,隆基绿能海外订单实现翻倍增长,寒武纪第三季度营收提升超过六成,资金持续向这些领域集中,单日成交额突破两万亿元,其中半数集中在科技板块,约七成个股涨幅未能超越大盘。 基金公司也跟着调整仓位,公募基金去年只配置了百分之十八的科技股,今年直接提升到百分之三十四,金融股被甩到历史最低位,私募圈里有人直接说,现在还重仓银行股的投资者,要么风格很保守,要么掌握一些内部消息,融资融券的钱也没闲着,但不像以前那样炒作概念,现在专门挑选有技术壁垒的公司下注,寒武纪、中际旭创这些股票,融资买入能占到当天成交量的百分之十五以上。 政策方向完全变了,"十五五"规划把科技自立排在最前面,资金从修路盖楼转去补贴半导体设备和建设AI数据中心,地方经济也开始分化,英科医疗这家做出口医疗产品的公司利润翻了一倍多,山东药玻这家传统玻璃瓶企业利润却下降四分之一,高技术制造业前三季度增速接近百分之十,老制造业只有百分之二出头。 散户还在坚持买卖股票,交易比例从八成五降到五成八,不少人直接买进ETF基金,沪深300指数基金在三个月里吸引了两千六百亿资金,这说明人们更愿意跟随市场走势,而不是自己乱猜方向,少数人认真研究公司情况,比如有人关注剑桥科技的技术发展,赚了超过八成利润,但大多数人连人工智能算法怎么运作、芯片如何制造都弄不清楚,一位退休教师提到,以前看看市盈率就能做股票投资,现在却得去阅读专利文件。 退市规定变得更加严格,注册制实施后新上市的企业中超过七成属于科技领域,那些交易冷清且缺乏技术含量的老牌公司会被直接淘汰,投行人士打了个比方说现在的A股市场就像高端商场,没有真本事的企业连摊位都拿不到。 外资在4000点附近开始犹豫卖出,一些全球基金打算获利了结,国内机构倒显得镇定,前海开源基金的杨德龙表示这波行情才进行到上半场,市场波动加剧,10月30号沪指单日振幅达到3.5%,能源金属板块大涨,游戏和煤炭则下跌超过4%,磷化工受益于电池订单激增,一周内上涨12%,海南自贸区概念股却意外跌停,投资者都清楚,只有那些前景明确的行业,才值得投入资金。
寒王现在跌不了,原因挺现实的。就拿章盟主来说,去年年底他新进了寒武纪533.88
【15评论】【3点赞】
君临天下999
如果不是那些科技公司大规模的减持自家股票,你说的我差点儿就信了。
用户17xxx12 回复 11-09 19:51
都是庄家和基金经理合谋炒作的垃圾亏损科技公司。过几年退市后都是基金经理拿基民的钱高位接盘套死基民。
大罗卜
指数4千点,有的个股到达几万点和2千点两种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