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库拉绍夫被判终身监禁 基辅消息,当地时间11月7日,基辅法院做出了一个

士气沉沉 2025-11-09 16:23:02

[微风]库拉绍夫被判终身监禁 基辅消息,当地时间11月7日,基辅法院做出了一个重要判决。 被告人德米特里·库拉绍夫,27岁,俄罗斯人,2023年11月,以俄罗斯囚犯身份加入风暴V部队。 2025 年 11 月,一则来自乌克兰的判决消息引发广泛关注:27 岁的俄罗斯士兵德米特里・库拉绍夫因杀害投降战俘,被乌克兰扎波罗热市法院判处终身监禁。 这起看似普通的司法判决,实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例俄罗斯士兵因处决被俘乌军而获刑的案件,背后藏着一段漠视生命的残酷往事。 库拉绍夫的人生轨迹本就带着违法烙印。在穿上军装前,他因盗窃罪正在俄罗斯一所监狱服刑,原本要在铁窗内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 2023 年 11 月,俄罗斯国防部推出的 “服役换特赦” 政策,让他看到了 “捷径”—— 只要签下军约奔赴乌克兰战场,过往的罪行就能一笔勾销。 渴望重获自由的库拉绍夫毫不犹豫地答应,加入了俄军 “风暴 - V” 突击部队,摇身一变成为扎波罗热前线的步枪手,却没料到这是一条通往终身监禁的不归路。 2024 年 1 月 6 日,扎波罗热地区普里尤特内村的战场上硝烟弥漫。 41 岁的乌克兰老兵维塔利・霍德纽克在弹药耗尽后,做出了符合战争规则的选择 —— 投降。 他手无寸铁地走出掩体,高举双手示意放弃抵抗,在库拉绍夫的命令下双膝跪地,完全交出了反抗的可能。 然而,库拉绍夫端起手中的 AK-47 步枪,近距离向这名毫无还手之力的战俘连开数枪,导致霍德纽克当场死亡。 这一违背《日内瓦公约》的残忍行为,被后续调查的专家报告和现场痕迹完整记录下来。 事发当天,乌克兰军队发动反击夺回阵地,库拉绍夫及另外四名俄军士兵成为这场战斗中仅有的幸存者,随后被乌军俘虏并移交执法部门。 在长达数月的庭审中,案件的证据链逐渐清晰。三名同为俄军战俘的证人出庭作证,证实当时看到霍德纽克举双手投降,枪声响起时只有库拉绍夫在现场。 而他辩称 “是俄罗斯医护人员开枪” 的说法,被证人推翻 —— 那位医护人员在枪击发生时根本不在现场。 庭审过程中,库拉绍夫的态度前后矛盾。他最初认罪,后来又试图撤回供词,声称认罪只是为了加快审判进程,希望通过换囚获释。 检察官尼基塔・马涅夫斯基在法庭上指出,库拉绍夫全程表情冷漠,没有表现出任何悔意,对所指控的罪行也从未作出合理解释。当记者问库拉绍夫要不要上诉? 他说;“不!去你娘的,滚蛋!” 尽管其律师辩称当事人 “真心悔过” 且 “是奉命行事”,但法院最终依据《乌克兰刑法》中 “违反战争法规与惯例” 的条款,认定库拉绍夫蓄意杀人罪名成立,判处其终身监禁,被告在判决后有一个月时间可提出上诉。 这起判决的意义远超个案本身。乌克兰总检察长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0 月,已有 322 名被俘乌克兰士兵遭处决,其中 263 起发生在战场上,相关刑事调查多达数百起。 由于战场环境复杂、证据易销毁,此前类似案件的追责难度极大,而库拉绍夫案凭借扎实的证据链实现了司法突破。 国际人权组织对此表示支持,认为这一判决向所有参战人员释放了明确信号:战争不是法外之地,杀害投降者必将付出代价。 对于库拉绍夫而言,他当初为逃避牢狱之灾选择参军,最终却落得终身监禁的结局,可谓咎由自取。

0 阅读:95

猜你喜欢

士气沉沉

士气沉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