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诚仁皇后以前的清代帝后是火化,但因孝诚仁皇后之死,康熙开始改变火葬习俗,并在三

浩然说文史 2025-11-09 23:43:43

孝诚仁皇后以前的清代帝后是火化,但因孝诚仁皇后之死,康熙开始改变火葬习俗,并在三藩之乱背景下,动用钱财,给自己修陵墓,可见康熙对孝诚仁皇后的喜爱。 今天的研究认为,女真人包括努尔哈赤时期的满族人一直流行火葬,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和他们的皇后都是死后火化,骨灰装入锦缎布袋,将布袋放入瓮罐,这个当做骨灰盒的瓮罐被称为宝宫,最后将宝宫放入陵墓。而康熙时期是满人从火葬向土葬转变的重要过渡。这种转变和汉化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土葬迎合了康熙帝思念爱人的心思。这个爱人就是康熙第一任皇后赫舍里氏,谥号孝诚仁。 关于康熙和赫舍里的关系,主流认为二人虽然是政治结婚,但伉俪情深,甚至有些如胶似漆。1674年赫舍里去世,此时康熙20岁,还是个痴情少年。据记载赫舍里死后3年,康熙祭祀她多达73次。因为赫舍里早死,没有陵墓。虽然1673年爆发了三藩之乱,西南清军一溃千里,北方反清势力也有异动,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四处都要用钱。在这种情况下,康熙仍决定花费了大量银两提前给自己修陵墓,为的就是让赫舍里有容身之地,这个陵墓于1676年开工,即清东陵景陵。根据景陵博物馆介绍,该陵墓总体上是以努尔哈赤沈阳福陵为蓝本,局部进行改创。在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石像生缩减为5对;改龙凤门为牌楼门等。景陵开创了先葬皇后,附葬皇贵妃的制度;摒弃了尸体火化入葬的传统而改为土葬。 1681年景陵基本完成,孝诚仁便被放入,成了第一个落户景陵的贵族。但到了近代,景陵被多个盗墓贼觊觎,孙殿英、张尽忠等“前仆后继”,孝诚仁等人的尸身都遭到摧毁。 参考文献   吴洪波:《清代丧葬制度研究——火葬到土葬的转变》,《博物馆》2017年05期。 韩佺:《清代皇族女性墓葬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0 阅读:7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