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武则天,喊32岁的薛怀义来过夜。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充满了争议和传奇。她从一个普通官僚家庭的女孩起步,十四岁进宫当才人,后来一步步爬到皇后位置。高宗死后,她掌控朝政,最终在六十七岁称帝,改国号为周。 这期间,她推行了很多政策,比如重视科举,打击贵族势力,推动佛教传播,还兴建大规模建筑来巩固权威。她的男宠制度也成了后世热议的话题,尤其是薛怀义这个人。 他原本叫冯小宝,是个在洛阳街头卖草药的底层混混,因为长相出众和身体强健,被引荐进宫。武则天为了掩盖关系,让他剃度出家,赐名薛怀义,还安排太平公主的丈夫认他为叔叔。 从此,他摇身一变,成为宫廷红人,监修白马寺和明堂,官职一路升到大将军,封梁国公和鄂国公。他甚至领兵打仗,对突厥作战,虽然谎报军情,但武则天都帮他遮掩。他仗着恩宠,行为越来越嚣张,公开鞭打宰相苏良嗣,侮辱其他官员,朝廷上下敢怒不敢言。 薛怀义的荣宠期大概持续了几年,到后来武则天开始厌倦他,转而宠幸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这两个年轻人更会讨好,取代了薛怀义的位置。他发现自己失势后,变得焦躁不安,试图通过极端手段挽回局面。 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放火烧了明堂,这是武则天最看重的建筑,象征她的统治权威。明堂被烧后,她表面上自责,削减了自己的尊号,但实际上已经对薛怀义彻底失望。薛怀义以为这样能吸引注意,让他重获青睐,但结果适得其反。 武则天下令调查,虽然没公开处治他,但关系已经破裂。他在白马寺待着,表面还是和尚,实际影响力大减。这种宠臣更迭是武则天维持控制的手段,她从来不把这些人当长久伙伴,只是工具。 薛怀义的举动不只毁了建筑,还挑战了她的底线,导致自己加速走向末路。唐周交替时期的宫廷斗争复杂,表面风光背后是无情的算计。 到延载元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695年,武则天已经七十二岁,她突然下令召薛怀义入宫过夜。当时薛怀义三十二岁,听到消息后,以为是转机,还挺高兴地去了。但实际上,这是武则天设下的局。她在殿内安排了十几个壮汉,等他一到,就下令杖杀。 尸体被送到白马寺焚烧,还扔到天津桥上祭祀被烧的明堂。这件事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比如《资治通鉴》和《新唐书》。薛怀义的死因就是因为他太嚣张,烧明堂是导火索。武则天用这种方式除掉他,既震慑了其他人,也清理了潜在麻烦。 武则天晚年虽然养男宠,但她始终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继续推行改革,直到八十岁左右被迫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