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群说:“我在台湾、大陆这样两边跑很累,但你们也别劝我在上海定居。你们不懂,人

春秋说史 2025-11-12 15:11:33

李立群说:“我在台湾、大陆这样两边跑很累,但你们也别劝我在上海定居。你们不懂,人是乡愁动物,年纪越大越想落叶归根。 李立群一句 “人是乡愁动物,年纪越大越想落叶归根”,让无数人感同身受。 常年在两岸奔波的他,说自己不愿在上海定居,不是不喜欢这座城,而是心里的牵挂太沉。 这份牵挂,藏着父亲一辈子的念想。 他的父亲来自河南,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百年后能葬回故土。 在那些背井离乡的长辈里,这样的想法太常见了。 他们把根深深扎在记忆里,故土不只是家乡,更是最终的情感归宿。 母亲的故事,又添了几分遗憾。 年少时在北京生活的时光,是她心里最柔软的回忆,可 1984 年重返故里后,就再也不愿回去。 她怕眼前的景象,和记忆里的样子对不上。 那些变了的街道、不在的老房子,会把心里的温柔变成裂缝。 李立群是 1949 年随国民党迁台者的第二代。 父亲口中河南的风土人情,自己在台湾长大的岁月,像两条线交织在他身上。 对他来说,两岸不只是两块地方。 一处装着祖辈的来处,一处载着自己的生活,常年奔波下来,身心都累得慌。 20 世纪中叶的大迁徙,让太多家庭有了相似的经历。 他们在新的地方扎根、生活,却始终把故土当成心里的坐标。 年轻时觉得迁徙是冒险、是机会。 可年纪越大,越会琢磨 “归宿” 这两个字,越想找回那份仪式感。 李立群不想在上海定居,也是在拒绝太快的生活节奏。 更是想守住 “落叶归根” 的念想,尊重心里那份对根的执着。 乡愁从来不是简单的怀旧,更是对自己身份的确认。 很多人怕回去,怕现实打破记忆里的美好,就像他母亲不愿再去北京。 而那些想要 “回葬” 故土的长辈,是想把生命的最后一章,写在熟悉的文化土壤上。 这种执念,外人很难真正懂。 我们总把名人的选择看成 “事业考量”。 其实背后藏着的,是家族的故事、文化的认同,还有对生命仪式感的坚持。 李立群的话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疲惫和真诚。 那种跨越两岸、跨越半生的牵挂,戳中了太多漂泊的人。 可心里的根不会变,对归宿的向往,从来都藏在每个人的骨子里。 无论最后李立群选择在哪里定居。 这份沉甸甸的乡愁,都道尽了一代人在历史浪潮里的坚守。 你家里有没有这样的乡愁故事? 关于 “落叶归根”,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717

猜你喜欢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