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68年的友谊喂了狗。   在南美洲,巴拉

芸霄记史 2025-11-16 15:04:00

第二个立陶宛出现了?主动邀请赖清德访问,68年的友谊喂了狗。   在南美洲,巴拉圭总统公开声称正在为赖清德到访做准备。这一举动毫不掩饰地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让多年与中国积累的交往成果瞬间受到挑战。   巴拉圭与台湾维持所谓“邦交”关系已经足足六十八年,可在经济困境下,他们却选择用挑衅中国的方式来获取短期政治利益,这不仅是极其不理智的,更是把过往的信任全部抛弃。     要明白巴拉圭的选择,必须先看它国内的政治根源,执政的红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与台湾当局捆绑在一起,党内的地主和资本集团依靠与台湾的经济交易捞取好处,形成了长期的利益链。   这些集团更看重与台湾的关系,因为这能为他们带来直接的资金与好处,而无视普通民众的生活需求,既得利益在作祟,使巴拉圭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依旧固守着老路。     然而,政治的固执直接带来了经济上的硬伤。巴拉圭的经济支柱是大豆和牛肉的出口,中国大陆才是它最主要的买家。   但是由于与台湾的关系,它无法直接进入中国市场,只能通过乌拉圭等国转口,这让农民和牧场主承担了高额的额外费用,农村协会和肉品商会多次呼吁建交,但这些声音被当局压下。     问题在于,台湾当局并没有太多的金额去收买巴拉圭的配合,2025年,台湾拨款三千万美元并签一些基础设施合作备忘录,与接入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相比,这些资金根本不值一提。   这一局面还受美国的推动。洪都拉斯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后,美国情报高层立即访问巴拉圭施压,要求继续维持与台湾的关系。   美国的用意很清楚,就是把巴拉圭作为地区遏制中国的工具,这种依赖是高度危险的,因为一旦没有利用价值,美国会立刻放手。     对比邻国的发展,巴拉圭的选择更显短视。尼加拉瓜在与中国建交并签订自贸协定后,对华出口一年就翻了两倍多,两年内贸易总额涨近五成。   巴西和乌拉圭与中国合作也收益巨大,巴拉圭却因与台湾的关系阻碍了南方共同市场与中国的进一步合作,未来很可能被边缘化。     巴拉圭高层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包括现任总统培尼亚在内,不少政治人物曾表示想与中国建交,但在选票面前,他们很快改口,短期利益蒙蔽了他们的判断,最终让国家陷入两难。   他们还主动迎赖清德造势,把与中国的经贸积累当作可以随意丢弃的筹码,一旦中国市场关闭,对它的大豆和牛肉来说将是灾难。     如果巴拉圭继续执迷,结局只会是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还落下背信弃义的名声,这是一笔注定要赔的买卖。  

0 阅读:15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2
2025-11-16 19:19

通缉令凡是离岛的人员必须持大陆护照,反之一律击毁。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