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前军官妄称中国“亚洲公敌”,漏洞百出言论暴露冷战思维!

千金不及冰麒麟 2025-11-17 19:29:02

日本前自卫队军官伊藤正久表示,中方这是“故意挑衅”。不仅是中国,而且是亚洲人民的敌人,这是逻辑上的飞跃。中国有错。如果中国武力封锁台湾,将对韩国和俄罗斯的包括原油在内的物流造成巨大影响。正是中方攻打台湾,才导致事态更加严重,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后勤! 伊藤正久作为日本自民党资深议员,前陆上自卫队军官,其言论往往聚焦东亚安全议题。他在近期智库场合直指中方巡航为故意挑衅,此举迅速引发中日舆论交锋。表面看,这反映日本对台海稳定的忧虑,但细究其表述,从单一起源跳跃到泛亚威胁,明显脱离事实脉络。中国始终强调和平发展,优先考虑两岸对话统一,从未主动制造对抗。伊藤的指责忽略了历史语境,日本二战时期军国主义扩张曾给亚洲带来深重创伤,如今借台湾议题重提旧调,实则暴露认知偏差。韩国与俄罗斯作为邻国,其物流体系高度全球化,任何区域动荡皆需多边协调,而非单方面归咎一方。 这种逻辑飞跃并非孤例。伊藤将中方定位为亚洲人民敌人,似在重温冷战思维,却忽略了当下经济 联系的现实。2025年东亚贸易额已超万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伙伴,对韩俄出口占比分别达25%和15%以上。若真有封锁情境,影响首先波及全球供应链,日本半导体产业依赖台湾芯片,韩国汽车出口绕不开海峡航道。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虽有陆路选项,但海运占比仍高达40%,绕道成本将飙升30%。伊藤的分析停留在假设层面,未考虑中国一贯的克制姿态,如2024年多次重申不首先使用武力。相反,日本近年加强美日澳印四方机制,频繁军演靠近敏感水域,这是否也构成挑衅?言论的片面性,根源于日本政界对历史的回避,二战后虽有和平宪法,但军费连年增长至GDP 2%,自卫队规模扩至25万人,难以掩盖潜在扩张意图。 进一步剖析,伊藤的“中国有错”论调,回避了台湾问题的根源。两岸同属一中,统一是历史必然,中国大陆推动和平路径已逾70年,包括经济融合与文化交流。2023年以来,海峡两岸贸易额稳定在3000亿美元,惠及百万民众就业。若中方真如伊藤所言攻打台湾,那将违背自身利益,破坏一带一路倡议中亚欧通道。韩国企业如三星在大陆投资超500亿美元,俄罗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年供气380亿立方米,这些纽带远胜地缘摩擦。伊藤忽略这些事实,转而渲染物流中断危机,实为转移视线。日本自身渔业争端频发,冲绳周边船只对峙时常升级,却鲜见自省。这样的双标,源于军国主义遗毒,日本教科书至今淡化侵华罪行,政客参拜靖国神社频现,养成对华敌视心态。区域和平需摒弃零和博弈,转向合作共赢,否则韩国俄日三国能源安全将成牺牲品。 伊藤言论的深层影响,延伸至日本国内政治生态。自民党内部,台湾议题已成为拉票工具,2025年参院选举前夕,此类表态频出,旨在迎合保守派选民。然事实证明,这种策略适得其反。中国外交部已多次回应,敦促日本恪守中日联合公报,停止干涉内政。韩国政府则低调表态,强调多边对话,避免卷入对抗。俄罗斯媒体转载时,点明能源多样化路径,如北极航道开发已减低海峡依赖至20%。伊藤的逻辑链条,从挑衅到封锁再到区域灾难,层层叠加却缺乏实证支撑。譬如,他未提中国海军巡航多为例行,2024年数据仅占南海行动的15%,远低于美军自由航行次数。这样的疏漏,暴露其观点服务于地缘战略,而非客观分析。日本若继续此类叙事,将加剧邻国戒心,韩国已启动应急油储至90天,俄罗斯加速欧亚管道互联。长远看,东亚需构建信任机制,如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重启,方能化解隐患。

1 阅读:1343

评论列表

zzfcxr

zzfcxr

6
2025-11-18 06:45

挑拨离间,其心可诛

用户10xxx50

用户10xxx50

6
2025-11-18 06:05

倭寇拉霉国侵略强盗在东亚驻军,频繁在中国周边军演才是挑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威胁

壹向间

壹向间

5
2025-11-18 06:03

日本侵略别国,日本说什么也是在侵略别国

壹向间

壹向间

4
2025-11-18 06:05

日本侵略别国,还说别的国家挑衅,满嘴跑火车

天佑

天佑

2
2025-11-18 05:28

中国是要灭鬼,有助于亚洲人民安居乐业。

用户11xxx57

用户11xxx57

1
2025-11-18 07:27

日本军国主义不灭天理难容

猜你喜欢

千金不及冰麒麟

千金不及冰麒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