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总想侵略中国呢?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给出了答案!在前段时间,日本前首相石破茂表示,当时日本对清朝发动甲午中日海战,从清朝掠夺了两亿三千万白银,才使得日本走向了明治维新的道路。 这话说得其实挺实在,等于直接把日本想侵略中国的底给漏了 —— 说白了就是盯着中国的钱,想靠抢来的真金白银帮自己国家搞发展。 毕竟日本那地方,资源不算多,以前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卡壳了,眼看着自己没什么好办法突破瓶颈,就把主意打到了中国身上。 中国以前家底厚啊,不管是银子还是资源,都能让他们眼馋,抢一次就能捞一大笔,这笔钱要是拿到手,搞工业、搞军事都够了,这不比自己慢慢攒钱快多了? 石破茂提的那两亿三千万白银,可不是小数目,放在当时那个年代,够日本折腾好一阵子。明治维新能让日本一下子起来,能有后来的样子,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笔抢来的钱打底子。 你想啊,要是没这笔钱,他们想搞工厂、想建军队,哪那么容易?可能还得慢慢磨,说不定就一直停滞在原地了。所以他们心里门儿清,抢中国是条 “捷径”,能让自己少走好多弯路,这种好事他们能不惦记吗? 而且日本这心思里,还藏着点赌徒的意思。他们算得特别精,自己发展停滞了,不侵略中国,可能就一直没起色,日子越过越没奔头。 可要是侵略中国,赌赢了,就能拿到大量资金,把国家的工业、军事都提上去,一下子就能变强;就算赌输了,也没什么大损失,无非就是继续跟中国保持以前的关系,大不了当 “小弟”,反正自己也不会亏到哪儿去。 这种只赚不赔的 “买卖”,换谁不心动啊?所以他们才总想着往中国伸手,觉得只要赌一把,就能把自己的困境给解决了。 你再细想,甲午海战那回他们尝到了甜头,抢了两亿多白银就把明治维新给推起来了,这种 “成功经验” 一旦有了,他们就更放不下了。觉得抢中国这招好用,来得快还省力,比自己埋头搞生产、慢慢积累强太多。 以后再遇到发展上的问题,第一个念头自然就是再去抢中国,毕竟有过一次成功的例子,心里就觉得这事儿靠谱。反正只要能拿到钱,能让自己国家变好,哪管是不是抢来的,是不是伤害了别人。 其实日本也知道自己的本事,要是不靠抢,单靠自己的资源和能力,想发展到能跟别人抗衡的地步,得花老长时间。可他们又不想等,就想走捷径,而中国当时国力相对弱一点,成了他们眼里最好下手的目标。 抢中国不仅能拿到钱,还能顺便占点地盘、抢点资源,一举好几得,这种诱惑他们根本扛不住。 再说了,他们那种赌徒心理也在作祟,总觉得自己能赢。觉得中国那么大,就算反抗,自己也能占到便宜,就算偶尔输一次,也没关系,下次再试就行。 反正自己没什么大的损失,顶多就是缓一缓,等下次有机会再接着来。这种心态让他们根本不把侵略当回事,只把这当成解决自己发展问题的办法。 所以说,日本总想侵略中国,核心就是为了钱,为了靠抢来的资金推动自己国家的发展。 石破茂那句话算是把实话说透了,甲午海战抢的银子帮了他们的明治维新,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而他们那种 “赢了血赚、输了不亏” 的赌徒心理,又让这种侵略的念头一直扎根在心里。 他们从来没想过靠自己的努力去慢慢发展,总想着走捷径,靠抢别人的东西来壮大自己,这种心思才让他们一次次把主意打到中国身上。 你看,要是没有抢来的那些银子,日本的明治维新能不能成气候还真不好说。可他们就是看到了抢中国的好处,一次就够他们吃好久,这种好事谁愿意放弃啊? 所以不管是以前还是后来,他们总想着侵略中国,无非就是想再复制一次甲午海战的 “成功”,再抢一笔钱,再帮自己国家迈一个台阶。 这种靠掠夺别人来发展自己的想法,本身就不地道,可他们根本不管这些,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他们总想侵略中国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