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评价耶律阿保机称,“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海

浩然说文史 2025-11-18 21:45:02

《辽史》评价耶律阿保机称,“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东征西讨,如折枯拉朽。东自海,西至于流沙,北绝大漠,信威万里,历年二百,岂一日之故哉!” 短短五十五年生涯,耶律阿保机都做了哪些事情?为何有如此高的评价呢? 首先是建辽前,身为一名杰出的契丹高干子弟,阿保机没有只顾安逸享乐,他征战沙场、平定叛乱。那个时期的契丹贵族中像阿保机这样的年轻人不少,但如他这样勤奋能干的却并不多见。草原上的战争异常残酷,阿保机跌下马挨过刀,曾身陷重围命悬一线,也曾万军丛中摘下上将首级,也许正是多年的征战锻炼了阿保机,造就了他戎马一生的英雄形象,他的思想已不再局限在驰骋沙场,而是要建立一番属于自己的功业。 公元907年阿保机当选为契丹大首领,即可汗位,身为草原游牧政权最高统治者,阿保机也没有把目光局限在草原地区,在俘虏和来投的汉人以及与之结盟的中原割据势力的影响下,他不再甘于受部落贵族和可汗世选制度的约束,而是积极进行建国称帝的准备。在担任契丹领袖的20年间,他使契丹完成了从地区性的强大部落联盟向具有良好组织的政权的变革。 其次是建辽后,身为北方少数民族统领,阿保机有着坚毅的“中国之志”,他在汉族士人的帮助下制定官僚制度、赋税制度、法律、文字等,推动了辽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稳定内政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开拓四方,消灭渤海国,统一东北,创造了契丹作战四方的战略基地和大后方。可以说,辽朝历时二百年的辉煌都是由于阿保机为其打下坚实的地基。 身为草原上的一只雄鹰,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他降服契丹八部,建立伟大帝国;他创造契丹文字,丰富契丹文明;他营建都城上京,实行南北分治;他重用中原士人,开拓海内四方。五十五岁的人生虽然短暂,但耶律阿保机的每一天都无比辉煌。诚然,作为一个从部落联盟向文明社会过渡阶段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统一国家,辽太祖及其继承者发动的向外掠夺劳动力的战争,给周边民族和华北汉地社会经济以严重破坏。但他依旧缩短了契丹境内社会演进和民族融合的磨合期,充分弱化了这一磨合过程中带有血和火的阵痛感。 历史远逝,记忆不死,在耶律阿保机身上承载的这段恢弘草原文明,历经歌颂,永不消逝。 参考文献: 《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0 阅读:0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