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

小史论过去 2025-11-19 13:09:01

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出租屋内去世,尸体一周后才被发现。她一丝不挂地躺在床上,房间里充满了用过的卫生纸,她在遗嘱中却写明:“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 张爱玲出生在1920年的上海,那时候她家是典型的破落贵族。父亲张志沂是清末遗少,整天抽鸦片,家里烟雾缭绕,母亲黄逸梵是新派女性,两人天天吵架。张爱玲小时候就跟着乱七八糟的家庭环境长大,4岁母亲出国留学,父亲的瘾头越来越大,仆人跑光了,姐弟俩过得挺惨。父亲再娶孙用蕃,这继母不是善茬,动不动就打骂他们。张爱玲从小爱看书,红楼梦和海上花列传这些旧小说让她早熟,懂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1930年父母离婚,她先跟父亲,继母的日子更难熬,家里像牢笼一样。17岁她顶撞继母,父亲火了,把她关在空屋半年,她差点在那憋出病来。终于逃出去投奔母亲,从此跟父亲那边断干净。张爱玲靠自己打拼,1939年考上香港大学文学院,学英语,跟朋友炎樱混得开心点。可太平洋战争一来,日军占了香港,她辍学回上海讨生活。 回上海后,张爱玲开始写东西挣钱。1943年她在杂志上发沉香屑第一炉香,一炮打响,接着传奇和流言出来,她成了上海滩的明星作家。她的小说专写女性命运,笔法尖刻,戳到很多人心里。那时候她碰上胡兰成,这家伙已婚,还在汪伪政府干活,但张爱玲跟他搅和上了。1944年他们偷偷结婚,胡兰成到处沾花惹草,好几次出轨,让她彻底失望。1947年她写信甩了他,从此不提这事。张爱玲继续写,倾城之恋和金锁记这些作品现在还被拍成电影。她写上海弄堂的琐事,接地气,读者一看就上瘾。1952年上海变样,她借着续学的名义去香港,写剧本和小说,日子过得马马虎虎。三年后她坐船去美国,想重新来过。1956年嫁给赖雅,这老头比她大30岁,是美国剧作家,对她还行,但婚后赖雅中风瘫了,她得天天伺候,擦身喂饭,累得够呛。1967年赖雅死了,她就彻底一个人了。 张爱玲在美国独居后,日子越来越封闭。她皮肤病老犯,三年内搬家180多次,就为躲过敏。她用卫生纸擦伤口,纸团扔满地,不看医生,自己扛着,还买杀虫剂喷屋子,怕虫子。她公寓小,东西少,就行军床和折叠桌,坐在地毯上写。1995年9月,她住洛杉矶罗彻斯特大道10911号206室,租金便宜,近大学。她身体垮了,心血管出问题,高血压和肾病跟着来。她不出门,超市买东西,在信里跟朋友说皮肤药没用,身上烂得厉害。房间空气差,纸团堆着,怪味重。她不装电话,不见人,门锁严实。9月8日心脏病发,她躺在床上,四肢伸直,眼半睁。没人知道,一周后房东林式同开门才看到遗体,满屋纸团,有的沾血干了。警方查了,自然死亡,没外伤。张爱玲遗嘱说不允许任何人看遗体,但已经晚了,她一向骄傲,不想让人见她狼狈样。 林式同是遗嘱执行人,赶过去清理纸团和东西。张爱玲遗嘱简单:财产给宋淇夫妇,马上火化,不办葬礼,骨灰撒空旷处,不许看遗体。林式同照办,9月30日租船出海,倒进太平洋,风吹散了。遗产有手稿和版税,值钱,宋淇夫妇后来出小团圆和对照记。张爱玲弟弟张子静1997年死,她没给他留东西,早不联系了。她晚年钱够用,版税来着,但过得简朴,不乱买。张爱玲作品现在还卖得好,读者看她的书,聊上海旧事。她写人性复杂,女性挣扎,东西真实,让人点头。她拒绝看遗体,或许是不想暴露脆弱。 张爱玲的童年其实挺典型上海旧家庭的乱象。父亲张志沂出身高门,但落魄了,鸦片瘾让他家败得快。母亲黄逸梵留学回来,也管不住。离婚后,张爱玲在继母手下受气,那女人脾气坏,家务事全推给她。张爱玲靠阅读逃避,那些古典小说让她见识了世道。她逃出父亲家后,跟母亲学英文,考香港大学,那里她接触新思想,写些小文章练手。战争中断学业,她回上海,投身文坛。她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炉香写得细腻,读者觉得像身边事。她跟胡兰成的感情纠葛,让她小说里多添了点现实的苦味。分手后,她专注创作,那些作品影响大,现在研究她的人还多。 在美国,张爱玲的孤独生活有迹可循。她皮肤过敏严重,不信任医生,自己折腾。搬家频繁,行李简单,就几箱书和衣服。公寓里纸团积累,显示她病痛多。她信里提到药不管用,身上溃烂。她心脏问题积累,高血压没控制好。9月8日发作时,无人援助。房东发现时,现场纸团满地,空气难闻。遗嘱执行严格,火化撒灰,结束一切。她遗产整理后,新书出版,让她作品流传更广。她弟弟张子静一生平淡,跟她没往来。她经济独立,靠版税过日子,不奢侈。 张爱玲的作品魅力在于贴近生活。她写女性在时代里的挣扎,不粉饰。传奇集里故事多从上海取材,弄堂文化活灵活现。去香港后,她写剧本,收入稳。赴美嫁赖雅,照顾瘫痪丈夫,消耗精力。赖雅死后,她更封闭,不社交。皮肤病让她生活不便,纸团是她日常痕迹。去世时,遗体状态反映孤独。遗嘱体现她控制欲,不想被窥视。宋淇夫妇得遗产,出版遗作,读者受益。她一生低调,死后名声不减。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