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毛主席问了贺龙和邓小平一个问题:“中国有几个台湾?”不等二人回答,他

古史 2025-11-20 12:52:28

1952年,毛主席问了贺龙和邓小平一个问题:“中国有几个台湾?”不等二人回答,他再次开口:“福建以南有个‘大台湾’,四川西北有个‘小台湾’,要解决大台湾的问题,你们要首先解决‘小台湾’。”   那年6月2日深夜,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的灯光还亮着。   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刚汇报完工作,毛主席放下手中的茶杯,忽然问了句:“中国有几个台湾?”   贺龙刚要开口,毛主席已经接话:“福建省以南有个台湾省,叫大台湾,四川省西北有个黑水,叫‘小台湾’。要解决大台湾的问题,你们要首先解决‘小台湾’的问题,小台湾是通向大台湾的。”   那时候,美联社和香港报纸正炒作“傅秉勋在中共后方黑水拉起十万大军”,这份报道早被摆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也成了这场深夜谈话的由来。   这个被称作“小台湾”的黑水,确实藏着大麻烦。   带头的匪首傅秉勋不是等闲之辈,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早年在胡宗南、杨森手下当过少将师长。   后来跟杨森闹矛盾,卷走军费跑了,蒋介石气得开除他的党籍和学籍,还发了通缉令。   可到了1950年,傅秉勋窜到川西策划叛乱,经军统牵线搭上台湾,不仅撤销了通缉令,还封他做“中华人民反共突击军249路中将副总指挥”。   他嫌跟同伙周迅宇搞潜伏太慢,干脆绑架对方的报务组长、偷走电台,制造“马尔康血案”后窜进黑水。   他自我“转正”成总指挥,把3000多残匪吹成“十万大军”,还跟黑水最大的藏族头人苏永和歃血为盟。   苏永和手里攥着乾隆年间的金印,一直没得到国民党承认,蒋介石的册封电报一到,他立刻扣押了茂县地委的工作组,拆了电台天线,彻底倒向匪帮。   台湾还空投了6部电台和特务,帮他们在周边建了好几个后备据点,黑水的割据架势彻底摆开了。   6月15日,贺龙回到重庆就收到毛主席的指示:“就全国的军事大事来说,在本年度是抗美援朝第一,进军西藏第二,黑水剿匪第三。”   中央军委特意强调,用兵要慎重,得“宜集不宜赶”——之前川西军区三进懋功剿匪,把两万多土匪赶到周边,反倒让黑水成了匪窝,这个教训得吸取。   更关键的是,中央还调了西北军区部队在川甘边境扫荡,从北边堵截土匪逃窜路线。   西南军区抽调1.1万兵力,配了4架战斗机、5架轰炸机和1架运输机,连5万民工都动员起来支前。   前线指挥部由郭林祥任总指挥,朱德总司令更是亲自飞到重庆坐镇,这架势足见黑水剿匪的分量。   7月20日早晨7点,总攻号角吹响,东、西、北三线部队同时出击。   东线部队沿黑水河推进时,在卡子桥遭到匪首吴汉章的阻拦,对方扬言“共军插翅也难越此桥”。   前卫3连11班的战士冲上去,跟拆桥的土匪激战,全班12人最后只剩1人幸存,硬是用生命守住了进攻通道。   西线部队翻亚克夏山时钻进原始森林,没路就披荆斩棘,跟指挥部失联一天一夜也没停下脚步。   24日,东西两线部队在麻窝官寨会师,匪帮的指挥系统彻底被打乱。   傅秉勋带着40多个骨干逃进大森林,8月里搜山部队端了他的通讯点,缴获了蒋介石奖给他的“一级云麾勋章”,可他还是藏了起来。   有意思的是,最后抓住他的不是部队,是几个牧民,把他绑着送向查理寺的贡汤活佛——这位活佛是爱国人士,之前因为不跟傅秉勋合作,差点被刺杀。   傅秉勋一听要见老对手,路过小溪时故意栽进去,齐腰深的水,他愣是不站起来,就这么淹死了。   后来战士们核对照片、问他的卫士陈万林,才确认这个化名“唐有余”的人就是傅秉勋。   9月23日下午4点,前线指挥部给中央发了胜利电报:歼匪3600多人,缴枪4500多支,蒋介石的“陆上台湾”美梦碎了。   黑水剿匪这场仗,表面看是清剿残匪,实则是新生政权的战略破局。   那时候新中国一边在朝鲜跟美军打仗,一边要进军西藏,西南后方绝不能出乱子。   黑水卡在甘、青、川三省交界,山高路险,匪帮又勾连外部势力,要是成了气候,不仅会牵制进藏兵力,还可能被台湾当作反攻的跳板。   毛主席把黑水叫“小台湾”,就是看透了这层利害——不把家门口的隐患除了,根本没法集中精力解决大台湾问题。 解放军用11班战士的鲜血证明了保家卫国的决心,用“不妄杀一人”的纪律赢得了藏族群众的信任,这样的力量,从来都不是匪帮能抗衡的。   任何想分裂割据、破坏稳定的势力,不管打着什么旗号,最终都会被人民钉在耻辱柱上。   后方稳,则大业兴;根基牢,则统一近。   1952年的黑水硝烟早已散尽,但那场战役留下的启示一直都在:   国家统一的路上,从来没有“小问题”,每一个隐患都要及时清除;也从来没有“孤军奋战”,民心所向才是最硬的底气。   ‌【评论区聊聊】“小台湾”早已结局,“大台湾”还会远吗? (信源:1952年毛泽东为何问贺龙邓小平:中国有几个台湾?——人民网)

0 阅读:130

猜你喜欢

古史

古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