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雪。想起去年今日与友人京郊饱餐狗肉。初冬的京郊,寒风乍起,草木凋零

一起聊聊全球事 2025-11-22 11:48:19

今日小雪。想起去年今日与友人京郊饱餐狗肉。 初冬的京郊,寒风乍起,草木凋零,农家小院里却升腾起一股浓烈而温暖的香气——狗肉在锅中翻滚,油脂与香料交融,化作白雾弥漫,仿佛连四周的空气都被熏香了几分。民谚说“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此刻方知此言不虚。那香气如一把钩子,拽着人的魂魄往锅边凑,教人暂忘俗世拘束,只想痛痛快快大嚼一场。 狗肉之名,总带着几分矛盾的底色。它被唤作“香肉”“地羊”,是市井巷陌的烟火至味,却难登大雅之堂;它既是千百年来民间餐桌上的暖冬恩物,又因人类对犬类复杂的情感而鲜见于笔墨文章。文人骚客可纵情吟咏牛羊鱼蟹,却对狗肉讳莫如深,或许因犬的忠诚令人不忍,或许因食犬之事被视作粗野。然而,饮食之道,本在人心。广西玉林的酣畅、广东煲仔的醇厚、贵州花江的鲜辣、江苏沛县的软烂……南北风味各异,却无一不是百姓生活的真实注脚。 食狗肉的时节,民间素有“冬羊伏狗”之说。其实,无论是夏至一碗壮气,还是寒冬一锅暖身,吃的不仅是肉,更是一份应时而生的生活智慧。初冬食狗,尤显妥帖。窗外北风渐紧,屋内炉火正红,炖得酥烂的狗肉裹着酱汁滑入喉中,香而不辣、油而不腻、嫩而不柴,暖意从胃腹蔓延至四肢百骸。这一刻,它不再是礼教之争的符号,而是寒夜里最踏实的慰藉。 有人说食狗残忍,有人论其野蛮,然而饮食文化的边界,从来由历史、风土与人心共同勾勒。牛羊猪鸡可为珍馐,犬又何辜?若以“情”论食,则众生皆苦;若以“理”辩味,则百味平等。与其执着于虚妄的标签,不如直面味蕾的诚实——那锅中的香气,本就是人间最原始的召唤。 又闻狗肉香,品的是食物的本真,也是生活的粗粝与温暖。在这鼎沸红尘里,一锅狗肉的温度,足以融化冬日的冷寂,让人暂忘纷争,只余唇齿间的酣畅与心头的丰足。或许,所谓美食的至高境界,不过是教人在烟火气中,触到生命最真实的暖意。

0 阅读:0
一起聊聊全球事

一起聊聊全球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