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我军怎么才能把30万-100万大军,投入到一场大规模登陆战。美国军事

一个行路人 2025-11-22 21:21:28

路透社报道,我军怎么才能把30万-100万大军,投入到一场大规模登陆战。美国军事专家表示,我军可以在第一波,就强行登陆2万人。 其实这个分析,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不是什么多点登陆、也不是什么速度,而是那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细节:民用船只。 很多人可能没概念,滚装船是什么。你把它想象成一个能在海上跑的巨大立体停车场就行,带跳板的那种,几千辆小汽车开上去,开到地方再一辆辆开下来。 现在,你把小汽车换成什么? 这是一个很简单,但又很要命的逻辑。它等于把一个国家的民用运力,直接变成了潜在的军事投放能力,而且是那种几乎无法精确追踪和统计的、深藏在国民经济汪洋大海里的力量。这才是“军民融合”这个词,最具体、最冰冷的一种体现。 诺曼底登陆,那是纯粹的军事行动,集结的是专门建造的军舰、是登陆艇。但外媒描述的这个场景,它背后动员的,是一个国家庞大的工业制造和日常商业运输系统。这两种模式的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前者是消耗战,后者是……总体战。 当我们平时看到那些“中国造船业订单量全球第一”的新闻时,可能很多人只是当成一个经济指标来看。但换个视角,每一艘下水的巨型滚装船、每一条新增的跨海航线,其实都在无形中,为这种极限情况下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块砖,一粒沙。这股力量平时潜伏在经济活动里,根本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这或许才是让一些外部观察者,真正感到后背发凉的东西

0 阅读:61
一个行路人

一个行路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