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开始慌了! 日本企业最担心的不是高市早苗会和岸田文雄一样“干做”(相似的发

曼彤说世界 2025-11-24 01:00:47

日本开始慌了! 日本企业最担心的不是高市早苗会和岸田文雄一样“干做”(相似的发音是“差不多”意思),而是她会不会继续稀土出口限制之前那一套。森永正裕说,82%的稀土依赖进口,重稀土更是近100%依赖。日本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产业很重要,断供稀土会直接影响生产。 森永正裕这话戳中了日本企业的痛处,他作为日本经团联产业安全委员会核心成员,盯着稀土供应链数据盯了整整一年,比谁都懂这82%和100%两个数字背后藏着多大风险。稀土看着不起眼,却是日本两大支柱产业的“命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要靠钕铁硼磁体提磁性,半导体的芯片刻蚀设备要靠重稀土镝稳耐高温性,尤其是重稀土,全球至今没找到性能匹配、成本可控的替代材料,日本自己更是连半吨自主产能都没有,全靠海外进口填需求。 日本新能源汽车巨头丰田、日产心里最慌,旗下主流新能源车型的驱动电机,每台得嵌230克左右的钕铁硼磁体,里面钕、镝两种稀土缺一不可。去年日本新能源汽车出口占车企总营收的35%,光丰田就靠海外新能源车型赚了1.2万亿日元,要是稀土断供,电机生产线就得停摆,订单交付延迟不说,海外客户大概率会转投能稳定供货的品牌,这可不是短期亏损,而是丢市场份额的大事。半导体领域更狼狈,台积电熊本工厂、东京电子的高端刻蚀机,都得用重稀土镝优化部件耐热性,没了镝,设备在1100℃以上的工作环境里撑不过半小时,芯片良率会直接掉30%,之前给三星、英特尔签的订单,一旦没法按时交付,违约金就得赔上百亿日元,后续订单还可能被抢走。 日本不是没试过自救,早几年就喊着找稀土替代材料,实验室里捣鼓了三年,要么替代材料成本比稀土高5倍,车企根本扛不住;要么磁性、耐热性不达标,装到电机里续航砍半,装到设备上频繁出故障,根本没法商用。后来又跑去澳大利亚、非洲找矿山合作,想建海外稀土供应基地,可矿山勘探、建设、投产至少要5到8年,现在在建的澳大利亚矿山,最早2029年才能出矿,远水解不了近渴。更要命的是,日本企业当前的稀土库存只够撑4个月,之前为了压成本没敢多囤货,如今担心出口限制收紧,想紧急补库存,却发现全球优质稀土货源早就被提前锁定,溢价收购都难拿到足量货,不少中小企业已经开始缩减产能,就怕后续断供彻底停工。 日本慌的本质,是自己踩了“重下游轻上游”的产业坑。这些年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的下游制造上,拼技术、抢市场,却懒得布局上游关键资源,觉得靠进口就能稳供应链,压根没考虑过政策变动、供应链波动的风险。之前试过搞稀土出口限制,结果反被上游供应方反制,自己企业成本涨了20%,最后只能草草收场;现在担心高市早苗延续类似政策,本质是没底气应对供应链断裂,毕竟82%的稀土依赖、100%的重稀土依赖,相当于把产业命脉交在了别人手里,人家稍微动一动供应,日本就得跟着慌神。 更现实的是,全球稀土产业格局早就定了调,优质稀土资源集中,且配套的开采、分离提纯技术壁垒高,日本没掌握核心技术,也没建立自主供应链,就算想短期内调整,也没那么容易。之前想着靠“技术换资源”,可上游供应方根本不缺技术合作机会,日本的技术优势在稀土领域根本用不上,最后只能被动依赖进口。说白了,日本现在的慌,是之前产业布局短视埋下的隐患,只盯着下游赚快钱,忽略了上游安全,真遇到供应链风险,自然扛不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