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L3智驾测试牌照了!昊铂A800先拿高速120km/h权限,L3量产真要来了? 国家已经开始发放L3级别智驾上路测试的牌照了。根据工信部等八部门《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国家发放L3测试牌照是按照:安全底线优先、试点先行扩量、技术达标合规的原则来执行的。 第一款拿到120km/h高速测试牌照的车型,是昊铂A800。虽然不是五界三境,也不是传统HI模式,但是整套方案也是广汽昊铂和华为共同开发的。 它是把广汽星灵智行安全守护体系的八大冗余设计 与 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中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 的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实现了1+1=L3的合作。 看来L3量产是真的要来了。 很多人没搞懂L3和L2的核心区别,关键就在驾驶责任部分转移。L2出问题责任全在驾驶员,L3在系统激活的特定场景下,责任会部分转移给车企,这也是国家发牌照格外谨慎的原因。昊铂A800拿下首个高速测试权限,更是行业从“辅助驾驶”向“有条件自动驾驶”跨越的明确信号。 昊铂A800拔头筹,靠的是硬核技术互补 • 广汽八大冗余设计:覆盖传感器、制动等核心环节,部件故障时备用系统毫秒级衔接,筑牢硬件安全底线; • 华为CAS 4.0系统:能识别车辆、障碍物,还能预判加塞、急刹等突发场景,提前做好避让动作。 落地仍有三道绕不开的硬坎 国家虽有政策铺路,但L3普及没那么容易: • 场景受限:目前仅开放高速测试,城市道路的复杂路况还未涉及; • 人机共驾矛盾:驾驶员依赖智驾后注意力分散,紧急接管反应时间大幅延长,易引发事故; • 成本太高:单套智驾系统成本超2万元,要下放到15万级家用车,需把成本压到5000元内,还得等2 - 3年。 这种合作模式,将成行业新范本 不同于华为以往的全套系统打包输出,这次是广汽负责整车架构和安全设计,华为专注算法和核心部件。这种分工模式避开了“谁主导”的内耗,贴合市场需求,大概率会被更多车企借鉴。昊铂汽车 昊铂豪华suv 智驾新规 昊铂A800的测试就是L3商业化的“试金石”,它的表现直接影响后续政策节奏和车企研发力度。目前来看,L3量产会先覆盖高速,再拓展城郊,最后进军城市核心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