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上瘾了!” 上海,一小伙十天内连续约了 5 名女子约会开房,匪夷所思的是,小伙竟然一分钱都没花,都是约会的女子付的款。 几天的时间,让这 5 名女子付出了 5 万元。 最终,小伙还是栽了。 这名涉案小伙姓陈,今年 32 岁,仅小学文化程度,无固定职业,此前长期漂泊,甚至有过露宿街头的经历。 此次来上海后,陈某未找正当工作,反而动起歪心思,瞄准社交平台上部分女性对 “优质生活” 的向往,精心设计骗局实施诈骗。 他在多个社交群、交友软件上活跃,给自己打造 “夜场老板”“出手阔绰” 的人设,频繁发布 “带女伴打卡高端场所”“报销出行费用”“大方送礼物” 等虚假承诺,吸引女性主动联系。 为了让人设更逼真,陈某准备了一个黑色布袋,里面装满面额百元的练功券,表层特意铺了几张真人民币,每次约会时故意在女性面前 “不经意” 展示,营造 “随身携带数万现金” 的阔气假象。 从首次接触到确定约会,陈某始终回避谈及具体工作细节,却不断用 “下次带你去迪拜玩”“给你买名牌包”“帮你安排高薪工作” 等话术画饼,逐步降低对方防备心。 十天时间里,陈某通过这种方式接连约出 5 名女性,每次约会的所有开销,包括吃饭、开房、购物甚至交通费用,全由女方承担。 有受害女性回忆,与陈某见面后,对方以 “手机没电没法付款”“银行卡暂时冻结”“现金没带够” 等理由推脱买单,还会顺势提出 “你先垫付,回头给你双倍”,涉世未深的她信以为真,单次约会就为其支付了 1.2 万元,涵盖千元裤子、高端餐饮和酒店费用。 另一名受害者则表示,陈某不仅让她承担欢乐谷、迪士尼的门票和游玩开销,还以 “帮介绍夜场高薪工作” 为由,收取了 3000 元中介费,事后发现所谓 “工作机会” 纯属子虚乌有。 陈某的诈骗手段并不复杂,却屡屡得手,部分女性因被其 “老板” 身份和虚假承诺迷惑,即便多次垫付费用也未及时察觉异常,甚至有一人为他购置了价值 8000 元的手机,直到联系不上陈某时才意识到被骗。 第五名受害者付款后,陈某突然失联,微信、电话均无法接通,她意识到情况不对,立即向上海警方报案。 警方接警后,通过受害者提供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约会地点监控等线索,迅速锁定陈某的活动轨迹。 经查,陈某在十天内累计骗取 5 名女性共计 5 万元,所得款项全部被他用于挥霍,包括购买奢侈品、上网消费和日常吃喝。 11 月 22 日,警方在上海某网吧将正在上网的陈某抓获,当场查获其用于诈骗的黑色布袋、练功券及部分未挥霍的赃款。 面对审讯,陈某对自己的诈骗行为供认不讳,坦言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夜场老板,所有承诺都是编造的,目的就是骗吃骗喝骗钱。 他交代,选择这种方式诈骗,是觉得 “女性更容易相信大方的老板人设”,且部分人有想走捷径的心理,更容易得手。 目前,陈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警方已联系所有受害者核实情况,全力追缴涉案赃款,部分款项已通过陈某的消费记录追溯追回。 办案民警提醒,此类诈骗的核心是利用虚假人设和利益诱惑突破心理防线,无论何种社交场景,都应保持基本警惕。 面对陌生人的 “阔气” 展示和美好承诺,要多留个心眼,不轻易为对方大额垫付费用,涉及金钱往来和 “中介费”“介绍工作” 等话题时更要谨慎,避免因轻信他人而遭受财产损失。 同时,遭遇诈骗后要第一时间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报警,为警方调查提供有力支持,最大程度挽回损失。 这个案例也警示,任何试图通过虚假包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制裁,而普通人在社交中也应坚守理性,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有效防范此类诈骗。 信源:36岁男子小学毕业,来上海10天约了5名女子被拘!声称自己就想“白嫖”-鲜趣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