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内,中共七大召开。 年仅37岁的薄一波,在争议

君轩谈历史 2025-11-26 17:47:05

1945年,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内,中共七大召开。 年仅37岁的薄一波,在争议的漩涡中被提名为候补中央委员,却因毛泽东一言定局,破格当选中央委员,成为最年轻的一员。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风云变幻? 薄一波,这位出身山西忻州贫苦农家的青年,自幼便目睹了兄弟夭折、家境困顿的残酷现实。 在父母的坚持下,他得以读书成才,14岁便考入省立国民师范,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1925年,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洪流,屡遭囚禁却初心不改。 1936年,薄一波出狱后即奔赴抗日一线,与阎锡山携手组建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发展会员三百万人,并创立山西青年抗敌决死总队,担任政委,建立政治委员制度,牢牢掌握新军领导权。 新军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迅速扩至七万主力、近十万武装,这一壮举引起了阎锡山的警觉。 1939年秋林会议上,阎锡山借“梦喻”暗示回归旧制,提出取消政委制度,薄一波当场坚决反对,分歧由此激化。 终致“十二月事变”爆发,八路军支援新军反击,薄一波率部脱离阎锡山,正式融入八路军序列。 在百团大战中,薄一波英勇作战,屡建战功。 此后,他历任太岳纵队政委、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等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 1943年,他赴延安见毛泽东,二人畅谈家乡历史,毛泽东引汉文帝故事勉励他,为他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此后,他积极参与华北解放区的筹建工作,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首任财政部长,主政经济要职,四度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 他深知,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和繁荣。 因此,他始终尊崇毛泽东,积极参与纪念活动,曾深情表示:“小平所说的完全正确,若非毛主席,我们的党将依旧在黑暗中徘徊;不管是邓小平还是彭德怀,我们都是毛主席的学生。” 薄一波的一生,是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一生。 从革命烽火到经济建设,他始终坚定信仰,践行毛泽东思想,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他以一位坚定信仰者的姿态,走完了对毛泽东思想终身践行的道路,留下了永恒的传奇。

0 阅读:10

猜你喜欢

君轩谈历史

君轩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