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55人遇难,279人失联, 1名消防员殉职,29人留医,7人危殆。   香港

墨忆 2025-11-27 18:20:43

至少55人遇难,279人失联, 1名消防员殉职,29人留医,7人危殆。   香港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至今日(27日)凌晨时分已逐步受控,受影响3栋大楼已没有火光,另外4栋大楼仍有零星火光。   香港人对"五级火"的恐惧刻在DNA里。上一次住宅五级火还是2008年,旺角唐楼电线短路烧死9人。   但这次宏福苑的火势,连消防处老油条都倒吸凉气:从棚架起火到五级警报,只用了3小时31分钟。   更绝的是风向——东北季候风带着火星子玩"跳房子",烧完宏昌阁跳去宏明阁,顺带把隔壁宏富阁的棚网也点了。有现场记者拍到,着火的竹片像火蝴蝶满天飞,楼下阿叔举着灭火器追,结果被火星子燎了眉毛。   内行都知道,这场火的"燃料库"藏在棚架里。按照屋宇署规定,外脚手架围网该用阻燃材料,但香港装修界有个公开秘密:竹棚+普通尼龙网,成本比防火网便宜三分之二。   出事的宏福苑正在做外墙大维修,八栋楼全裹着竹架子,架子上堆着装修废料、木板纸箱,活脱脱八个巨型火柴盒。   有安全师透露,当天湿度低于40%,竹片干得能当柴火,电焊火星子落上去,比点煤气灶还快。   最讽刺的是,隔壁没着火的宏雅苑,去年刚换了金属棚架,这次连外墙漆都没烤焦——省钱省到消防通道里,真是省出人命。   火势失控的另一个"神助攻",是香港的"楼贴楼"奇观。宏福苑的楼间距不到10米,七栋楼围成U字形,活像个巨型风火筒。消防处事后模拟发现,风速6级的东北风在楼缝里形成"狭管效应",火舌以每秒3米的速度往上窜。   住在28楼的住户看见楼下起火,想着跑楼梯,结果楼梯间全是烟,比恐怖片还吓人。更惨的是宏福苑36%的居民超过65岁,很多人根本跑不动。   这场火最让人心碎的,是37岁的何姓消防员。他带着小队冲进火场救人,却被倒塌的棚架埋在一楼。战友找到他时,面罩里全是烟灰,手里还攥着没送出去的救生绳。香港消防处数据显示,这是自2019年以来,首位殉职的一线消防员。   更无奈的是,现场救援装备"水土不服":云梯车最高只能到25楼,31层的住户只能靠直升机吊着篮子往下运。有老消防员叹气:"上次更新装备还是2015年,现在楼越盖越高,云梯还是老古董。"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53年石硤尾棚屋大火,53000人挤在竹棚区,一个煤油炉打翻烧了整座山,58人葬身火海。当时港府痛定思痛,建公屋、禁竹棚,结果72年后,公屋外墙又裹回了竹架子。2017年将军澳工业邨大火,也是竹棚+易燃网,烧了12小时,这次不过是剧本重演。   最讽刺的是,香港每年花3亿搞防火宣传,却连装修棚架的阻燃网都推广不动——全港2025年登记的外判装修工程中,只有42%用了合规材料。   伤亡数字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现实。截至27日凌晨,55人遇难、279人失联的名单里,最多的是"60岁以上独居老人"。有社工透露,很多长者舍不得花钱装烟雾报警器,甚至不知道防火门要常闭。而涉事的维修工程,中标公司去年刚因"物料不合规"被罚过款——监管就像猫捉老鼠,罚款单还没捂热,火星子就窜起来了。   这场火到底烧出了什么?是竹棚里省掉的阻燃网,是楼缝间漏风的监管,还是对老弱住户的视而不见?当五级火的浓烟散去,香港人终于想起:防火不是口号,是每一片网、每一道门、每一声警报的温度。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墨忆

墨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