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死后有庙号,为何南宋赵昀被称为理宗。他和理学有什么关系? 在南宋第四位皇帝宁

浩然说文史 2025-11-27 21:50:17

皇帝死后有庙号,为何南宋赵昀被称为理宗。他和理学有什么关系? 在南宋第四位皇帝宁宗时期,理学被执政权臣韩侂胄斥为伪学,遭到严厉打压。但到了第五位皇帝赵昀时期,理学的地位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赵昀,庙号理宗,本是普通宗子,由权臣史弥远拥立为皇。宋理宗在端平、淳祐年间进行了革新,在这种背景下,理学被大肆推崇,从异端邪说,成了官学。 理学之所以在宁宗朝被禁止,是韩侂胄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韩侂胄认为政敌赵汝愚门下有很多知名的士人,对自己不利,想要尽数除掉。但又不能一个一个的构陷,所以想出了“伪学”这个名目,将朱熹等人全部铲除。韩侂胄掀起“伪学逆党案”,将这些人禁锢,史称庆元党禁。朱熹的理学被当做反动思想遭到坚决禁止。 但在皇帝世袭情况下,皇帝自身的善恶对全国人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理学家观点中,对道德的要求,最先会约束皇帝。以理学包裹皇权,给百姓以极大迷惑性,无疑会维护统治。此外存天理、灭人欲,会要求官吏忠君爱国、清廉为政。要求百姓顺从统治、修身齐家。在这种情况下,解禁理学是大势所趋。而赵昀本身就是权臣扶植上去的,为了防止赵姓皇族造反,就要约束住赵姓皇族的“人欲”,因此赵昀特别推崇理学。景定二年(1261),赵昀将司马光、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邵雍、张栻、吕祖谦等人安排入祀孔庙,在这些人中,除司马光外,全是理学大牛。在宋理宗的全力支持下,各地的理学书院纷纷开办,理学终于光大。 《宋史全文·卷三六》记载赵昀死后,朝臣商讨庙号的情况。全面地阐明了宋朝尊崇理学的过程,重点论证了赵昀 “有功于是理 ,证明赵昀对理学发展的特殊贡献。因此以理定论赵昀是恰当的。 参考文献 张金岭:《宋理宗推崇理学的深远影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7年6期。 王丙申:《晚宋理学的境遇(1208-1279)》,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0 阅读:1
浩然说文史

浩然说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