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斗不过赖清德,朱立伦斗不过赖清德,侯友谊斗不过赖清德,郭台铭斗不过赖清德,

盈盈赢梯 2025-11-28 19:06:50

马英九斗不过赖清德,朱立伦斗不过赖清德,侯友谊斗不过赖清德,郭台铭斗不过赖清德,韩国瑜斗不过赖清德,蒋万安斗不过赖清德,洪秀柱斗不过赖清德,卢秀燕斗不过赖清德,郑丽文斗得过赖清德。她不仅斗得过民进党,连党内反对她的赵少康,照样也不是对手。 赖清德2024年拿下40.05%的选票,靠的不是奇迹,是蓝绿对决里蓝营自己把局面做烂了。从马英九到朱立伦,从郭台铭到侯友宜,换了好几拨人,结果换不来胜选,只换来一次次的分裂和失败。 国民党表面上在地方选举很强,2022年九合一选举拿下14席县市长,看起来风光,但一到岛内最高层级的领导人选举就原形毕露。 县市长选得再多,转化不出领导人支持,根子在路线不清、派系内斗。 马英九当年寄望ECFA让两岸经济融合,结果一个太阳花运动把他这些努力全打成“卖台”,国民党连个像样的反击都没端出来,话语权直接拱手让人。 朱立伦主张“蓝白合”,说热话容易,真动作难。三次谈和都以失败收场,最后只能看着郭台铭拉走一票支持者。韩国瑜的光环也不是万能,2020年一战败北后,人气再高也唤不回中间选民。 洪秀柱那句“一中同表”,台面上没几个人敢接,党内当她是异类,实际却是为蓝营解套的思路。蒋万安、卢秀燕在地方上选得不错,但一上到全岛层级,民众就看不清他们想干嘛,说得多、做得少。 更麻烦的是蓝营民调始终起不来。中间选民不信任蓝营,年轻人更不买账,路走到这一步,输已成常态。 但偏偏有个人逆流而上。郑丽文,曾是民进党的,现在却成了国民党里最有劲的那一个。她不是靠喊口号赢支持,是靠实打实地讲清楚话,做实事。她懂民进党的套路,也知道蓝营的问题在哪里。 她不碰“统独”争议,专讲经济账。两岸贸易占了台湾出口的42%,这不是政治,是饭碗。她说得清清楚楚,把“和平保饭碗”讲成了多数人能听懂的语言。选民怕的不是统一,而是失业。 2025年党主席选举里,她把赵少康这些老将压下去,不是靠情绪,是靠策略。她承诺“用人唯才”,不搞内斗,真正想把派系整合成战斗团队,而不是利益分赃。 赖清德打“抗中保台”这张牌打得很熟练,但郑丽文没接招。她说“不断交流、不断和平”,不是躲避,而是换个角度解决问题。新华社也罕见地肯定她“遏独促融”的立场,说明她的话在两岸都听得进去。 她还把两岸民间交流重新拉起来。农产品、渔产品能出口了,像台东释迦,2025年恢复出口后增长了30%。 这不是空谈和平,而是让产业真正看到好处,选民自然就相信你说的是实话。 国民党若能坚持“经济和平牌”,民进党那套“恐中”情绪就会慢慢失效。说到底,大家不想打仗,想赚钱,日子要过得下去,才是最大公约数。 更关键的是民意开始变了。台湾“民意基金会”2025年10月的数据,52%的人认为“两岸和平比意识形态对抗更重要”。 情绪会变,饭碗的问题却不会变,郑丽文正是看准了这个趋势。 从绿营转到蓝营,她不是把自己洗白,而是把蓝营洗了一遍。她比蓝营更了解民进党,比民进党更了解选民,比选民更清楚蓝营该怎么找回来。她不是异类,而是蓝营最真实的变数。 赵少康这些人讲得多,做得少,嘴上喊团结,背后却搞山头。郑丽文上来后,先压住杂音,再拉拢基层,动作不大,效果显著。她不是靠声望,而是靠操作,打的是组织战,不是嘴仗。 2026年地方选举在即,2028年的领导人争夺更是大考。郑丽文能不能领着国民党走出泥沼,还得看她能不能稳住南部,扩大基层,真正变成一个全岛型的政治人物,而不是只红在台北市的新闻人物。 有预测认为,她若继续推进改革,有机会改写蓝营在岛内高位政治的失利局面。但这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靠制度立信,靠路线取胜。国民党若还沉迷过去那套,结果不会变。 从历史看,国民党吃了太多“中间路线”的亏,也被“九二共识”模糊化搞得进退失据。 郑丽文不是怕被贴标签,而是主动定义标签。她让“和平”不再是软弱的代名词,而是理性的选择。她让“交流”不再是妥协的象征,而是现实的路径。这才是一个政治人物真正的价值。 两岸从来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你来我往。战术可以变,战略要稳。台湾若继续陷在“谁更抗中”的比拼里,不但走不出困局,还可能走向风险。 而现在这个节点,刚好有人能给出不一样的答案。

0 阅读:364

猜你喜欢

盈盈赢梯

盈盈赢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