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识:清朝皇帝上厕所不用手纸?揭秘真实宫廷“如厕密码”,这套流程写满皇权尊卑
根据历史记载,清朝皇帝如厕流程较为讲究,体现了宫廷礼仪与皇家的精致生活,具体流程大致如下:
一、便器准备:“官房”与配套设施
1. 官房的形制
皇帝使用的便器称为 “官房”,多为木质(如檀香木、黄花梨等),外形精美,有的雕刻成动物造型(如壁虎、狮子等),内部以锡或铅制成内胆,防止渗漏。内胆底部铺有 炭灰 或 香木细末,用于吸收秽物并掩盖异味。
- 便盆上方有盖,保证闭合严密;外部可能包裹丝绸或绣有花纹的布套,提升舒适度与美观度。
2. 存放与管理
官房平时存放在 “净房”(宫廷专用厕所或储物间),由专门的太监(如“管房太监”)负责管理,确保随时可用,且保持洁净、无异味。
二、如厕流程:传唤、伺候与清洁
1. 传唤官房
皇帝需要如厕时,会以隐晦的方式示意(如“取官房”或特定暗号),贴身太监立即通知管房太监准备。管房太监会迅速将官房用黄布或锦缎包裹,双手托举或用托盘盛放,一路小跑到皇帝所在处(如寝宫、书房等),中途需避免颠簸或发出声响。
2. 铺设与摆放
到达后,太监先在地上铺 软垫 或 棉毯,将官房轻放其上,打开盖子,内衬的炭灰或香木末已整理平整。若皇帝在宝座或炕上如厕,可能会使用一种称为 “恭凳” 的坐具,与官房配套使用,保证坐姿舒适。
3. 伺候与回避
皇帝如厕时,太监需在旁等候,但会保持一定距离(约数步之外),不得直视或出声。若有需要,太监需及时递上 厕纸(清朝后期使用特制的桑皮纸或锦帛,前期可能沿用厕筹,但皇室逐渐改用柔软的纸张,且纸张需经宫女揉搓软化,避免粗糙)。
4. 清理与归位
皇帝使用完毕后,太监会立即盖上官房盖子,用布包裹,抬回净房。内胆中的秽物需倒入 “粪车”(宫廷专用的排泄物运输工具),由专人运送至宫外处理;内胆用清水冲洗,擦干后重新铺入炭灰或香木末,官房外部擦拭干净,放回原位备用。
- 整个过程需迅速完成,确保异味不扩散,保持宫廷环境洁净。
三、细节讲究:卫生与礼仪
- 防臭措施:除炭灰、香木末外,净房内可能放置香料(如檀香、沉香),或摆放鲜花(如茉莉花、桂花),进一步净化空气。
- 身份区分:不同等级的皇室成员(如皇帝、后妃)使用的官房材质、装饰有严格区别,皇帝的官房最为华贵,体现等级制度。
- 专人负责:从准备官房到清理,均由固定的太监分工完成,流程严格,不得出错,若有疏漏可能受罚。
四、特例:慈禧太后的“奢华如厕”
据《宫女谈往录》等记载,慈禧太后的官房(如“壁虎官房”)更为讲究:檀香木雕成壁虎形状,眼睛嵌红宝石,嘴巴微张可放香木末,尾巴为把手;如厕时需铺绣有金龙的软垫,使用浸过玫瑰花水的软纸,由宫女口含温水喷湿纸张,使其柔软舒适,尽显奢华。
清朝皇帝的如厕流程虽繁琐,但处处体现了皇家对“细节”与“礼仪”的极致追求,既保证了生活的舒适与卫生,也通过这套流程强化了皇权的尊贵与特殊。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