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的话题登上热搜,点击量过亿。一时间,“白酒健康化国际发明专利申请”“张雪峰被老君托梦赐酿酒灵感”“5.86万天价白酒聘请诺贝尔奖得主”等话题被不断提及。 其中衍生出关于“饮酒健康性”的争议更是让网友分为两派: 一派认为“酒一滴都有害”是不可撼动的事实,一派则认为“适量饮酒有益”小酌怡情。事实上,学术界对此也并无定论: 就拿医学权威期刊《柳叶刀》举例,2018年刊登的一篇研究表明“酒精的安全饮用剂量为零”;2022年柳叶刀刊登的一项研究却表明,“对于40岁及以上健康成人,可能会从少量饮酒中获益,包括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风险等”。 与《柳叶刀》齐名的《BMJ》、《JAMA》等权威期刊,都在近年的新研究中显示出了更多的适度饮酒的益处。 而对于应酬频繁的人来说,滴酒不沾不现实,让酒“减害增益”才是关键。结合这个广泛需求来看,上市企业青海春天的相关发明,经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后,引发热搜也在情理之中。 该发明为《酒精和凉味剂的组合物在调节性功能、保护⼼脑⾎管系统、促进肝细胞再⽣、抗肿瘤、提⾼免疫及睡眠质量上的⽤途》。 让喝酒减害增益,听起来有些痴人说梦,但从听花开发“老酒再酿造”技术,到聘请2位诺贝尔奖得主、与剑桥大学合作成立实验室来看,听花是一直在付诸行动的,正如听花总设计师张雪峰所说“白酒应多一点国际专利,才更容易拥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