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让人黯然落泪,它是陈仪将军就义后的遗照。此刻,他穿戴整齐,平躺在草丛中,怒目而视,似乎对杀害自己的人有着莫大的仇恨。实际上这距离他去世已经好几个时辰了,由于没有人敢前来收尸,所以将军就以这种无比惨烈的姿态离开了他曾经亲手经营过的土地。 陈仪将军是国民党的大佬,他早年曾远赴日本,先后在日本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学习,和蒋介石是校友。回国后,起先在孙传芳部担任师长,后来积极响应了北伐军,被国民政府委任为军事委员会委员,之后又历任历任兵工署署长、行政院秘书长等职,属于蒋介石身边的红人。 日本投降以后,台湾回归到了祖国怀抱,蒋介石委派陈仪将军到台湾,出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集军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但是主政台湾期间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影响了陈仪将军的仕途,导致他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 解放战争爆发后,身为国民党政府浙江省主席的陈仪将军亲眼目睹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思想逐步发生了变化,他大胆地释放了一批被保密局关押着的爱国人士。同时,他决心仿效傅作义,为和平解放作出贡献。于是,他向义子“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送去亲笔信,劝他弃暗投明。没想到,忘恩负义的汤恩伯转身就把信件交给了蒋介石。 收到信件的蒋介石大怒,下令免去了陈仪将军的职务,并将他软禁在了家中。蒋介石逃往台湾后,也没有忘记带着陈仪将军。在台湾,为了树立自己在台湾本土人民心中的“伟大”形象,蒋介石决定再次拿陈仪将军开刀。于是在1950年6月18日,在台北松山机场旁的马场町刑场,枪杀了陈仪将军。 行刑的时候,身为国民党二级上将的陈仪将军穿戴整齐,面色凝重。他面对行刑的刽子手,淡淡地说了一句:“向我的头部开枪!”随后就转过身去,再不言语。几声枪响过后,这个英勇不屈,大义凛然的老人倒在了血泊中,终年67岁。 值得欣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陈仪将军在浙江担任省主席期间的爱国表现,于1980年1月9日发文,追认陈仪将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贡献出生命的爱国人士”。这是除了所有起义的国民党将领之外,最高的爱国荣誉。如今,祖国国泰民安,但愿九泉之下的陈仪将军能够安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