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打压,最直接反应在孩子成人后的感情问题上。
我做咨询这些年,发现众多有感情问题的成年人背后,都有父母的过度干涉。#父母的过度干涉 潜意识嫉妒#
例如有不少女生,会受到父母的打压,心里很没安全感,这种性格在自己的婚姻里被放大,连相处都很难做好;
有的人无意识地感到任何人都无法相信,自己也不相信自己,一般是源于小时候父母一时亲近,一起又推开的举动,所以只有几岁的孩子很困惑,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被讨厌,渐渐地,觉得自己不可能被爱,身边再亲的人也不可能爱自己。
这类人成年人的心理,容易拧巴,虽然一个人生活正常,但特别容易有几类问题:
讨好型人格
敏感型人格
控制型人格
1、讨好型人
在传统家庭里出生的孩子,最容易形成讨好型心理。因为父母会惯性打压孩子,不信任孩子,例如要孩子考试好了才认同,不然就批评。长大后的人,会特别怕被否认,在结婚后,特别容易通过惯性讨好,来经营关系,
自己总活在表达恐惧当中,有很多心里话不敢说,自己底线也越来越低。
2、敏感型人
要是父母中有其中一人是敏感型,对一些小事都反应很大,那长大后自己很可能也是敏感型人。对另一半的各种蛛丝马迹都很敏感,总是情绪起伏很大,导致内耗很明显。他们有所谓的“第六感”,就是感觉哪哪都是问题,
敏感型人一般不觉得自己是敏感型,但他们就总活在有问题的心理世界里。
3、控制型人
当父母总干预自己的生活时,指责自己哪哪都做不好时,我们会模仿父母的模式对另一半。这就是控制欲强的来源,之所以总想去控制,是缺安全感。
心理学上称为:对位置的可控性预测。这类人内心害怕未知,例如不知道对方想什么, 很想去控制对方心理,觉得对方不应该不爱自己,所以会去试探,去质问,去用各种控制的手段,去给对方压力,要求对方听自己的话。
但结果就是,给两人的关系很多不必要的压力,最后很容易走向离婚。
不过控制型人是感觉不到的,他只会觉得越控制,越失控,然后越想去控制。所以,要是想关系好,第一步就是改变自己的这些心理特征,也就是改变自己的性格。
有的人觉得性格是天生的,其实不是,只有父母才是天生的,我们有时没办法在童年吸收了父母的缺点,但在认识到后也可以活出真正的自我。
只有自己变成自己的父母了,才可能对生活有掌控感,才能经营好关系。#冬日氛围大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