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倚老卖老不应该啊!”北京,地铁车厢里,有四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座位,貌似是

“倚老卖老不应该啊!”北京,地铁车厢里,有四个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没有座位,貌似是吃不了站立的苦,他们盯上了有座位的年轻人,责骂年轻人不懂得尊老爱幼,不主动让个座。结果小伙子一句话怼得他们哑口无言。 (来源:1012交通广播) 地铁在运行,此时的乘客比较多,车厢里的每个座位上都有人坐着。 人群中,有几个穿着运动鞋,背着旅行包的老年人倚靠在车厢的扶手杆上,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可能是没有受过长时间站立的训练,品尝不了站立的滋味,没有多久,他们内心焦躁不安,很想找个座位坐下。可环顾四周也没有空的座位,怎么办? 为此,一个老年人盯上了座位上的一位小伙子,提示小伙子给让个座。可表达方式却不尽人意,言语间尽显高贵本色。 “小伙子,你看我们这些老年人一直站着,你怎么就不懂事呢,好意思吗”,一个老年人对小伙子说道。 小伙子本来还想让个座的,可听到这种话,不乐意了。 “凭什么给你让座,就你这种人”,小伙子数落老年人倚老卖老,为老不尊。 一个老年人一听小伙子这话,也发毛了责:“你知道什么叫尊老爱幼吗,你懂一点尊老爱幼吗?” 小伙子反驳:“尊老也不是对你这种人”。“你是腿缺了还是折了,你倒是给大伙看看啊”。 老人说,不用看,并指责小伙子没有善心,毫无传统道德观念。 彼此口吐芬芳、互相指责:“你白活了”。 一时间,老年人的同伴也加入,用尽言语“围攻”小伙子。 可小伙子不以为然,就是不给这种老年人让座,在双方争吵的过程中,有明事理的老人进行了劝阻,争吵之声才漫漫平息下来。 此时一出,广大网友议论纷纷。 有人说:让是情分,不让是本分,让不让座没有强制义务。 还有的网友说,看着这几个老年人吵架的精神劲,就明白是那种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并不是真正需要有座位的人,而是倚老卖老,进行道德绑 架。 有个网友表示,我也是老年人,但是看着这几个人,真是给我们老年人丢脸。其实,有很多年轻人也不容易,他们每天奔波在路上,所经历的苦,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 我觉得,在社会社会中,尊老爱幼是没有错的,而且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尊老爱幼的本质,其实就是帮助弱势群体,照顾需要有帮助的人。 但是,一个人是不是需要帮助和照顾,并不完全是以年龄大小来定义,比如有的人年轻,但是身患疾病,或者带有残疾,这种情形是需要社会关怀、关心的。 给弱势群体让座,体现了一种对老年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然而,让座本身并不是一种强制行为,而是一种自愿行为,取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意愿,属于道德范畴。 在这起地铁让座事件中,小伙子没有给老年人让座,很明显,视频中的老年人是在用道德绑 架的手段,从而希望获得座位使用权的目的。在小伙看来,这样的人本身并没有残疾,虽然上了岁数,但从对方的精神劲来看,并不认同为弱势群体,反倒是很强势。 甚至出现,一个老年人有事,其它同伴的老年人一起上的情况,对小伙子进行语言“围攻”。毫无疑问,这种处事方式是不会得到别人认可和同情的。 在社会生活,我认为,老年人也应该尊重年轻人的权利和感受,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为老不尊,倚老卖老,埋汰年轻人不懂事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当、合情合理。 再说,希望别人让座,也是一种求人让利行为,作为求人者,自己也要有别人让座的理由和应有的态度、姿态。 尊重是相互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尊重别人,才有可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 对此,你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