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年薪的银行员工要过紧日子了#随着上市的商业银行年报陆续公布,万德做了数据追踪,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全国银行业的平均薪酬是在35万元以上,当然这是包括了社保公积金的税前总薪酬。在一定程度上,银行业还有着补充公积金以及企业年金计划,是否全部包含在内呢?如果没有包含,那么银行员工的薪酬总收入还可以继续提升。
排名第一的,仍然是个人业务之王的招商银行,虽然近期原行长田惠宇被判处死缓,而且对于招行业务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在员工薪酬方面仍然是排在银行业第一。人均薪酬为57.38万元,对比2022年的56.46万元,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其他银行的薪酬,对比2022年有涨有跌,有可能中信银行是跌幅最大的,原行长也是被判处死缓,但是尽管总薪酬下跌了8%以上,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仍然高达56.97万。可以说在现在的形势下已经是非常之好了,当然对比前些年的好日子来说,现在就已经是苦日子了。但是如果对比其他行业,那真是过得是蜜里调油的好日子。
银行员工的薪酬没有上涨,而且还有所原地踏步,其实主要受助于两大因素影响:
1.银行的贷款业务没有有效扩大,导致总收入不能持续有效提升。现在对于各个基层银行来说,可能最大的压力在于放贷业务的规模要维护。银行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仍然是贷款业务收入,但是在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其实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向银行借贷的需求急剧收缩。但是这几年我们新投放的货币,大量在银行体系空转,没有转化为贷款,也就没有了新增收入。所以现在银行的业务考核已经逐渐从存款指标转为贷款指标。
2.银行存款利率未来会持续下调,现在吸收的存款越多,未来承担的利息支出也就越多,银行未来的经营成本会增大。现在多家银行都已经暂停中长年期限的存款产品,例如招商银行已经暂停了两年期和三年期的大额存单。如果未来银行利率持续快速下调,现在吸收的大额存单,在未来都会转化为银行的利息额外支出,自然也就影响着银行的净利润增长,对于银行员工的年薪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3.贷款利率下降更快,存款利率下降滞后,导致我国银行业最重要指标净息差率,快速在下滑,也就意味着利润率有所降低。我国的银行净息差率在全球是比较高的,也就意味着我国银行业赚取的乃是超额利润,过去曾经高达2%以上,近些年来持续下滑,2023年已经跌破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已经快速在向国际成熟经济体银行业的净息差率接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整个信贷规模不能有效扩大,那银行业的净利润是很难长久维系,那么员工的薪酬增长肯定是很难保证了。
从我国银行业与从业人员的薪酬变化,我们就能分析出我国银行业未来面对的三大问题。当然他们做的是第三产业,金融服务业,不过他们也应该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实体经济这两年情况相对更加前景黯淡一些。银行员工对比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真的一个幸福在天上,一个踹踹不安在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