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抓娃娃》那些隐藏的暗喻

剧名:《抓娃娃》 1. 片名暗喻:“抓娃娃”一方面寓意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孩子像娃娃一样被父母掌控的一生。 . 2. 捡瓶子的隐喻:马继业选择捡瓶子来“还债”,这一情节具有两层隐喻。其一,讽刺了人为制造的苦难教育。现实中,一些家长认为苦难能造就坚韧人格和高尚品质,通过类似“装穷”等方式教育孩子。而马继业捡瓶子的前提是他的平板电脑被父亲故意泡水导致无法退货,这种本可避免的事情因父亲对苦难教育的笃定而发生。其二,是身份隐喻。瓶子是廉价价值工具的象征,马继业从出生起就被父亲当作继承价值的工具人,他完全失去了自我,就像瓶子一样可以被随意替代。而包括他哥哥马大俊在内,都是被父母利用的“工具”或“废物”。 . 3. 奶奶的“假死”:奶奶的“假死”是马成钢导演的,这一情节不仅与《楚门的世界》中楚门父亲的“假死”相似,还另有深意。它讽刺了中国式父母在教育中完全忽视子女情感需求,甚至进行精神和情感控制。奶奶是马继业从小到大真实情感的重要依托,但奶奶的“假死”意味着马继业的情感需求被无视。马继业在被同学霸凌时,马成钢却认为这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这让马继业丧失了自主的情感需求和体验真实人生的权利。 . 4. 马成钢的名字:其名字可能取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暗示他对儿子的教育有着自己的一套理念和计划,就像炼钢一样想要塑造出特定的“成品”。 . 5. 读书的作用:马继业成绩好并非因为读书,而是父亲请了一帮人营造的各种学习条件,这讽刺了一些家长过于强调某种方式对孩子的作用,而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 . 6. 马继业捡瓶子的习惯:即使长大后,他在跑步比赛中看到空瓶子仍情不自禁去捡,体现出童年经历对人成长的深刻影响,也进一步强调了他所受教育在其身上留下的烙印。 . 7. 马大俊登顶珠峰:马大俊那句“老马!我不需要你瞧得起我了!”看似是一种摆脱原生家庭阴影的宣言,但实际上他可能是依靠钞能力“被抬上”珠峰的,暗示他可能并未真正走出家庭的影响。 . 8. 马成钢对待孩子的态度:结尾他打算再生一个小号继续练,反映出部分家长将孩子视为可随意塑造的对象,而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创伤,这种行为是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