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一个人的创伤,是曾经被伤害的证据。 比方一个说话扫兴的人,是因为无数次...

一个人的创伤,是曾经被伤害的证据。 比方一个说话扫兴的人,是因为无数次,无论大事小事,都被评头论足,甚至有时候明明应该得到认可的时候,得到的却是讽刺,挖苦,于是内在住着一个刻薄的客体。无法耐受当下的快乐,赞美,于是总要通过扫兴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不安。 比如一个很喜欢试探的人,是因为童年时遭到了了太多精神暴力,动不动就面临指责,冷眼,导致不敢掏出真心,不敢完全信任。只能不断试探,确认了安全才敢怯怯向前。 又比如,从小因为贫穷被瞧不起,愚弄的人,长大后会陷入对财富不寻常的追逐当中,甚至会为了💰破坏,利用关系。 很多人,总是认为自己缺什么就应该去补什么,应该找一个满足自己缺失的人。 比如说话扫兴的人,希望找一个能够持之以恒赞美自己,鼓励自己的人。比如爱试探的,就想要一个无数次推开,还依旧坚守如初的人。 但很可惜,内在的伤痕,外在的填补往往都是昙花一现,于事无补。 因为人和人的相处,本就是一场大型的投射性认同现场。创伤不被看见,熟悉的内在模式只会一次次将我们拖回到强迫性重复里。 比如,哪怕是一个人善于发掘别人优点,性格乐观开朗的人,也总有词不达意,嘴笨的时候。 而说话扫兴,悲观的人,只要捕捉到一次,就会在焦虑下放大,甚至指责。 不自觉频繁将自己的创伤投射出来,对方接收到了,也完成了投射性认同。认为你并不值得认同,欣赏。结果就是亲手书写了自己的悲观结果。 事实上,我们总是寄希望去找到一个对的人,总是希望别人先去改变。但恰恰是我们愿意先去看见,先去理解,先去改变。 才能将原本的“场”清空,让真正的“情”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