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拒绝中国市场,只有铁了心的美国政府和半钢半柔的美国公司吧。 全球光刻机厂家荷兰阿斯麦7月发布的二季报Q2显示,其中国区市场收入约23亿欧元。继一季度之后,再次以49%的占比成为其第一大收入来源。传统大客户韩国和中国台湾位列第二和第三位,占比分别是28%和11%。美国和日本同为3%。 美国是阿斯麦的最小买家,但一直在阻拦阿斯麦跟中国做生意。都受到巨大压力,但阿斯麦,跟台积电的步调却并不一致。积电的第一大市场是北美,销售占比65%,苹果是其最大的客户。而英伟达的第一大客户微软,则贡献了其五分之一的年营收。 但阿斯麦则不同,中国才是最大市场。阿斯麦天生就是国际化公司,在全球有4.2万名员工,其中一大半员工都来自国外。至2023年底,阿斯麦在中国区员工已有1700余人,的装机量已接近1400台。这些设备的维护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现金流收入。 在美荷日的友岸制造的荆棘围栏联盟中,荷兰在用行动说话。而日本的态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坚决,其半导体设备出口的五成都面向中国,东京电子Tokyo Electron、东京精密等头部日企的在华营收占比都接近四成。 而刚刚宣布裁员1.5万人的英特尔,在中国市场销售额比例为27%,超过了美国本土市场。 现在的压力,其实都转向了半导体检测设备的美国科磊KLA,它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占据了40%。跟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美国应材有直接对标的上海中微最近有个发言谈到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保守说是15%,大胆一点是30%。 制裁越加码,这些自给率提高也快。对急于在中国拿下更多现金的美日荷公司而言,这也是一个考验太极推手和游说能力的关键时刻了。#供应链攻防战#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