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七年级历史统编新教材:抓住特点,指导教学 2024年七年级历史统编新教材正式发行

七年级历史统编新教材:抓住特点,指导教学 2024年七年级历史统编新教材正式发行,不管是新老师,还是老教师都感到陌生又熟悉。我们要抓住新教材的变化,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更快熟悉手中的教材。 七年级历史新教材的改编依据,主要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重视学科素养,更加凸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新教材的第一个特点是更加强调中华文明的实证性。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用最新研究成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证明中华文明的可信度与独特地位。以前初中课本上“五千年的文明”,以早期国家夏、商、周的产生为标志。但是夏朝大概于公园前2070年成立,也就只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再往前更多依靠远古传说与部分实物。但是新教材里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分别证明了,距今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文明三要素——城市、文字、铜器,这两处遗址都已经具备。 第二个特点是叙事逻辑的变化——从以往强调“点”和“线”,到现在注重“面”。举例来说,以往讲半坡遗址,只是当作原始农业的代表。如今把半坡遗址放置在整个仰韶文化中,对整个仰韶文化加深了解。再比如以往我国境内的早期古人类,只重点讲元谋人,现在加上了陕西蓝田人、湖北郧阳人;以前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只凸显北魏孝文帝改革,现在却是放在整个北朝的大背景下。战国时期增加兵家与稷下学官、文景之治增加了经济方面,秦汉时期增加数学与农学成就,这都是从点到线再到面。 第三个特点是紧扣历史核心素养,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单元标题凸显社会形态的演变。第一单元史前时期是原始社会、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是奴隶制王朝、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等。时空观念上,注重前后时空对比,如不同时期的国土面积变化。历史解释上,对中国古代史有客观评价和认识。史料实证则是既有实物史料(考古、化石、文物),也有文献史料。家国情怀则是处处体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与多元性,全景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我们要结合课标,紧扣主题。把握教材结构叙事逻辑的变化,研究目录与教材内容。注重细节变化,尤其是增加、调整的新内容。学会借助正文与辅助类子目,如知识拓展、人物扫描、材料研读、相关史事等。#七年级历史# #初中历史# #统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