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回应一出来,我这好奇心就按捺不住了,赶紧去深挖了一下,好家伙,这一查,真被惊掉下巴! 雷军之前就反复强调,用智能驾驶的时候,手千万别离开方向盘,眼睛时刻盯着路面,这才是安全驾驶的基本。 但前阵子那起夜间车祸,直接把智能驾驶吹上天的安全性给狠狠打脸了。 看事故车辆仪表盘数据,系统报警的时候,司机只剩下2秒反应,可正常人应激反应至少得3.5秒,这不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吗? 出事的那辆标准版SU7在黑夜里跟没长眼一样,纯视觉方案识别障碍失误率高达43%,车速还飙到97km/h,比电池安全极限超了整整17码。 还有更气人的,车企广告吹得天花乱坠,什么“无限接近L3”,可到了用户协议里,不起眼的角落藏着“不响应锥桶”这种坑人说明。 听说开车的女生是借男友的车,紧急时刻一堆功能按键把人搞懵。起火时电子锁打不开,机械拉手还藏得贼深,这不是要人命嘛! 这可不是偶然,美国运输安全委员会报告都指明,人机切换的时候风险是纯人工驾驶的5倍。 部分车企技术也不行,视觉算法总被过时地图带偏。这次事故方向盘大幅修正,明显是智驾和人“打架”。车头前置的电池包,碰撞时电芯直接受冲击,这设计太不合理。 车企别光想着营销,安全才是重中之重。智能驾驶是趋势,但必须建立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绝对不能让消费者为技术不成熟买单!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