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钱面前,亲情弱爆了!”5月28日贵州贵阳,一男孩3岁丧母,10岁丧父,男孩成了孤儿,他父亲留下170000元抚恤金和丧葬费,还有20000元公积金,亲戚们顿时两眼放光,没有一个愿意养男孩的,直接把他扔进福 利 院,却霸占男孩父亲的钱不给,连外人都看不下去,一纸诉状把男孩亲戚们告上法庭,结局出乎意料。网友:吃绝 户,真是侮 辱了亲人这两个字。 在贵州贵阳,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他的童年仿佛被命运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三岁时母亲病逝,他与父亲相依为命,日子虽清贫,倒也安稳。 谁知在他刚满十岁的20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脑出血,又带走了他世上唯一的依靠。那一句“妈妈走了,爸爸也走了”,成了这个孩子此后孤单人生的序曲。 父亲走得突然,没留下只言片语。年幼的小明,瞬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本应成为他港湾的血缘亲人,此刻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身”。年迈的奶奶和外婆,表示自顾不暇;同父异母的哥哥黄某乙,本就关系淡薄,更是事不关己。 而他的姑姑,不仅声称自己没有工作无力抚养,还迅速签下一纸声明,干脆利落地放弃了对小明的监护权。仿佛这个可怜的孩子,一下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亲戚们一番冷漠推诿后,小明被送进了福利院。 可悲剧不止于此,真正让人心寒的,是亲情在金钱面前的彻底崩塌。小明的父亲身后,留下了一笔近19万元的遗产,包括养老金、抚恤金和公积金。这笔钱,本是小明未来的生活保障,谁知转眼就成了亲戚们眼中的“肥肉”。 葬礼刚过,哥哥黄某乙便迅速将大部分钱款据为己有,只分给姑姑4000元,而被送进福利院的亲弟弟,却分文未得。后来,由奶奶保管的银行卡,在她2024年5月去世后又落入了姑姑手中。 姑姑一面攥着钱,一面却对侄儿的死活不闻不问,甚至还虚伪地辩称只是“代为保管”,等小明成年后会悉数奉还。但这番说辞,在检察机关调出的银行流水面前,显得尤其苍白可笑。证据显示,这笔“保管”的钱,早已被他们挪去还房贷、买新车了。 好在,当亲情彻底失守时,法律站了出来。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后,联合公益律师将情况反映给了检察院。检察机关迅速介入,通过扎实的证据,揭开了这出侵占孤儿遗产的丑陋戏码。2024年9月,检察院正式对小明的姑姑和哥哥提起公诉,决心为孩子讨回公道。 法院的判决,清晰地彰显了法律的温度。依据《民法典》,小明作为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未成年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反观那些有能力抚养却未尽义务的亲属,则应少分或不分。 法律同样规定,监护人应妥善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严禁侵占。最终,法院判决姑姑与哥哥返还全部侵占的约19万元遗产,并赔偿小明精神损失。其中,小明个人获判继承7.5万元,优先保障了他未来的生活。 这一判决,犹如一记重锤,砸醒了那些被利欲蒙蔽的良知。网络上,网友们愤怒不已:“吃绝户的亲戚,比陌生人还狠!”“区区19万,就让亲情碎成了渣。”说得没错,这起案件撕开了一道名为“亲情”的口子,底下是赤裸裸的人性贪婪。 当血缘上的亲人成了加害者,国家公诉机关反而成了小明最坚实的“亲人”,这既是法律的胜利,也是亲情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