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秋节前夕,徐向前准备回家给父母一个惊喜,没想到他刚走到半路,就看见一老汉吃力地背着口袋往前走,他心里一惊,猛地跑上前,大喊:爸爸。老汉诧异道:“长官,你有什么事?” 那年,徐向前在太原忙着一二九师的工作,这个离家多年的人,站在离永安村不算太远的地方望着老家的方向。 中秋就要到了,周总理看着他纠结的样子说了句:“该回去看看了。”就这么一句话,让他下了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全亮,他就坐上了汽车往老家赶,想给爹娘一个惊喜。 汽车在土路上颠簸,离村子越来越近了,徐向前靠在车窗边看着熟悉的山梁,心也跟着车子起起伏伏。 离家十几年,什么都可能变了,他坐不住,让司机停下,想自己走着回去再看看这家乡的路。 刚下车没走几步,远远看见前面路上有个老汉,穿着旧褂子,背上压着个鼓鼓囊囊的大口袋,腰弯得很低很低,两只脚费力地在土路上往前挪。 他心头猛地一紧,那背影太熟悉了,心口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跑上前去脱口而出:“爸?” 老汉停住脚步,吃力地抬起头,眯着眼打量眼前穿着军装的人:“长官……有啥事吗?” 徐向前嗓子眼发堵,膝盖一软直接就跪在了满是尘土的路上,“爸!我是向前啊!”这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 听到熟悉的名字,老汉浑浊的眼睛猛地睁大了,手里的口袋掉在地上:“向前,我儿啊,真是向前吗?” 徐向前跪着没动,一把抱住父亲那双瘦得只剩下骨头的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爹就在眼前。 可老人家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像一把冰凉的刀子扎进了他心里:“你娘……前年冬天……走了啊……” 那一刻,他脑子里嗡嗡响,只有爹那句话在打转,他娘,那个一辈子没享过福的妇人,临了他一面也没见到。 他抱着爹的腿,眼泪控制不住的往下流,浑身都在颤抖,过了好一阵子,他们才往家的方向走,一路上爹断断续续说了娘这些年怎么盼着他,又是怎么去的。 没等父子俩进村,就围上了一大帮乡亲,一个老婆子挤到前头,眼睛盯着徐向前的脸,带着点怯意又忍不住好奇地说:“外面人传你变了模样,在外面打仗打成了蓝眼睛、红头发、猪嘴巴的土匪!” 这话听着荒唐,可在那个年月,关于当兵打仗的传言,乡下人听了就当真。 徐向前心头苦涩,又觉得有些好笑,他拉起大娘那只布满老茧的手:“大娘,那你看我这样,会吃了您哇?” 围着的男女老少一看他说话还带笑,这才放松下来,七嘴八舌地说笑起来。 那天晚上,他跟着姐姐走进西屋,那是母亲生前住的房间,房里静得吓人,那一晚灯没熄,他坐在蒲团上想了很多。 直到天快透亮,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才把他惊醒,姐姐打开门,他一眼看见了陈锡联,后头还跟着师里的几位同志站在门口。 军情紧急,吃过了姐姐匆匆张罗的午饭,他就得走,站在家门口,看着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和已经添了皱纹的姐姐,喉结使劲上下滚了滚,话堵在嗓子眼:“等……等安稳些,我就回来看你们。” 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父子俩的最后一面,后来形势越来越险恶,日本人的队伍在山西四处窜扰,乡亲们为了安全,把徐向前的父亲偷偷送到山上的一座旧寺庙里躲起来。 可就是在那个简陋清冷的地方,老人家一病不起,最终没能等到儿子回来。 徐向前这一生,错过了太多告别,他的妻子朱香蝉,病重时盼着他,咽气前手里还捏着他给闺女买的小布老虎,他的爹娘,盼星星盼月亮地把儿子盼成了扛枪打仗的大人物,最后却连闭眼前想摸摸儿子的脸都没能如愿。 他离家这些年,两个亲侄子长大参军,也跟着他的脚步冲上了战场,最终倒在了异乡的土地上。 信息来源:《徐向前传》、《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历史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