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2004年,马未都请人修复一把黄花梨椅子,结账时,师傅比了一个手指头,马未都就给

2004年,马未都请人修复一把黄花梨椅子,结账时,师傅比了一个手指头,马未都就给了1000元。师傅看到钱,脸色立刻变得很难看:是1万块!马未都目瞪口呆:我不会被坑了吧?   谁料师傅却回怼道,“1万块钱已经是友情价,这还是跟你要少了呢!”   马未都听后,连连点头,火速回家里去取了一万元的现金,交到了维修师傅的手上。   这把黄花梨椅子究竟是什么来历,竟然让一向“算计”的马未都心甘情愿掏了一万块钱?   说马未都“算计”可不是一句嘲讽,要知道马未都可是被古玩界的“捡漏王”,他以低价买了不少珍贵的藏品,很少有人能像马未都这样频繁的“捡漏”。   马未都非常喜欢逛潘家园市场,这里面有很多蒙尘的“明珠”。马未都常常能“火眼金睛”,透过普通的外表,看出藏品的价值。   在一个小摊位的角落里,放着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盖子。马未都便随意问了句这个盖子要多少钱。   老板本人甚至没注意到这个盖子,这个盖子就是放在摊位上“充数”用的,便一口价40块给卖给了马未都。   拿到盖子的马未都火速跑回了家,从家里找到了一个珍藏已久的罐子,将买来的盖子放在了上面,这两个的大小和纹路都十分相符。马未都四十块买来的盖子是青花人头盖,在当时就能值到八万人民币。   除了在地摊上“捡漏”,马未都还“免费”得到过一件藏品。马未都的一位朋友开了家店,注意到桌子上的筷子筒应该是个老物件,便开口想要将筷子筒给买下来。   这位朋友为人也十分大气,觉得就是一个筷子筒,便送给了马未都。后来经过鉴定这个筷子筒可是留青竹雕笔筒,放在古玩市场上可是价值不菲。但考虑到是朋友相赠,马未都便将这个留青筒收藏了起来。   十几年的时间里,马未都的“运气”似乎用不完,他总能低价买到一些价值不菲的古玩,甚至在一次下乡的途中,马未都又捡了一次漏。   马未都觉得口渴,便进了一个农户家里讨杯水喝,他注意到这户人家厅里的椅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仔细打量一番发现,这把椅子可是黄花梨木椅子。   要知道马未都就曾经用59万买下一张黄花梨大床,最终以600万给卖了出去。如今再次看到黄花梨椅子,马未都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这把椅子的腿脚处有了一个缺口,显然这家的主人“不识货”,根本不清楚这把椅子真实的价值。也正是因此,马未都得以用600元买下了这把椅子。   让马未都头疼的是,这把椅子有个缺口,有“毛病”的椅子肯定卖不上价格。马未都想要将椅子的价格抬高,就必须将这把椅子修复好才行。   可是马未都一连问了好几位师傅,他们都表示“修不了”。直到马未都在朋友的引荐下认识了张师傅,张师傅只看了一眼,便让马未都将椅子留了下来。   等到马未都取椅子时,发现这把黄花梨木椅子背修复的完好如初,这种成色的黄花梨木椅子可是非常难得,出于尊重,马未都便让张师傅开出维修的价格。   只见张师傅伸出了一根手指,马未都本能的递上了一千块。可张师傅却摇了摇头,表示这把椅子的维修价格是一万。   张师傅可不是“漫天要价”,他看出了马未都是“低价”收的这把椅子,经他的手维修后,这把椅子的身价恐怕会暴涨,一万块钱的价格已经是“友情价”。马未都也听出了师傅话中的深意,便递上了一万元的现金。   这把黄花梨木椅子最终卖出了100万的天价,成了马未都收藏史上的又一“捡漏”战绩。

评论列表

白云
白云 2
2025-07-01 16:27
这种货色到处占人便宜,不是个好人,这是另外的一种欺骗,那里是捡漏这么轻描淡写的?
过眼云烟
过眼云烟 2
2025-07-01 23:32
这种人在我们农村叫骗子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2025-07-02 12:05
超凡脱俗的眼光,投机取巧的手段,深不可测的心机,斯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