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印度媒体怒了:中方盾构机迟迟不到位,让铁路隧道无法如期完工! 印度媒体最近炸开

印度媒体怒了:中方盾构机迟迟不到位,让铁路隧道无法如期完工! 印度媒体最近炸开了锅。他们订购的三台德国品牌盾构机,在广州港口一卡就是大半年,直接让印度首条高铁的海底隧道工程彻底停摆。这三台大家伙原定2024年10月前运抵印度,可直到2025年夏天,还静静地躺在中国南方的港口里,纹丝不动。 这三台盾构机来头可不小。它们是德国海瑞克公司在广州工厂生产的,专门用于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的21公里海底隧道。这条高铁是印度的“世纪工程”,总投资129亿美元,背后还拉着日本的技术和资金。原本计划2025年贯通的海底隧道,现在成了纸上谈兵。印度铁道部急得团团转,只能把皮球踢给外交部,可外交渠道沟通了大半年,问题还是没解决。 为啥盾构机会卡在港口?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不少。其一,印度国家高铁公司一直拖着合同尾款不给。按照规矩,这种上亿的设备,尾款结清才能发货。可印度想玩“先拿货后给钱”的套路,德国企业哪能惯着?直接把设备扣在港口。其二,2024年11月,中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政策,盾构机里的稀土永磁电机被列入清单。要出口这类设备,买家得提供详细的最终用户证明和技术用途说明。可印度那边提交的材料一直模模糊糊,海关审查通不过,设备自然出不了港。 印度媒体这会儿跳脚,可这事儿真不怪中国。早在2020年,印度就干过类似的事儿。当时他们从德国进口盾构机,愣是把设备涂成印度国旗颜色,宣称“国产”。结果拆解后发现根本没法重组,闹了个国际笑话。这次更绝,不仅拖欠尾款,还想绕过中国供应链,结果绕了一大圈,发现德国的盾构机还是中国工厂造的。 更让印度尴尬的是,他们之前从中国买的盾构机,有一部分被曝运到了中印边境。这些本该用于民用项目的设备,却被用来挖掘军事隧道。有了这前科,中方对这次的出口审查自然更加严格。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技术被用来对付自己。 现在印度高铁项目骑虎难下。没了盾构机,海底隧道根本没法动工。每天的工程停滞,都是真金白银的损失。印度铁道部想找替代方案,可全球盾构机市场,中国占了三分之二的份额。其他国家的设备,要么价格太高,要么技术不达标。就算印度咬咬牙从其他国家买,也得等上两三年,黄花菜都凉了。 印度媒体这会儿骂中国“卡脖子”,可他们忘了,商业合作讲究的是诚信。拖欠尾款、材料不全,还想让设备顺利通关,哪有这么美的事儿?中国依法依规办事,既没撕破脸,又通过规则牢牢把握了主动权。印度想实现“大国梦”,先得学会遵守国际规则,别总想着占便宜。否则,别说高铁了,其他基建项目也得栽跟头。 这场“盾构机风波”,表面看是设备滞留,实则暴露了印度工业化的短板。他们想绕开中国产业链,却发现根本绕不开。从德国进口的设备,核心技术和制造能力还是在中国。印度想成为“世界工厂”,光靠喊口号可不行,得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技术和信誉。否则,今天被盾构机卡住脖子,明天还会有其他问题冒出来。 现在,这三台盾构机还静静地停在广州港口。它们在等印度付清尾款,等印度提交合规的文件,更在等印度在国家信用和战略意图上给出一个诚实的答案。印度的高铁梦,能不能实现,就看他们能不能过了这道坎。要是还想玩“杀猪盘”那套,恐怕真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