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1958年春,刚刚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短暂停留,得知贺子珍在这里,便打算

1958年春,刚刚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短暂停留,得知贺子珍在这里,便打算请贺子珍吃一顿饭。正巧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去看望他,希望他多停留几天。 主要信源:(人民网——毛泽东一生中曾为哪位女性两次伤感落泪?;环球人物——贺子珍,孤独一世情) 井冈山革命时期,永新县出了三位有名的革命者贺敏学、贺子珍和贺怡三兄妹。 1927年夏天,贺敏学领着两个妹妹跟着袁文才、王佐的队伍最早上了井冈山。 那会儿贺子珍刚满十八岁,成了井冈山上第一位女共产党员,这事后来传成了美谈。 等到秋收起义的队伍由毛泽东带上山,山里的革命气象才真正热闹起来。 转过年来四月,朱德、陈毅领着南昌起义剩下的部队也到了井冈山,几路人马合在一起成立了红四军。 毛泽东和陈毅头回照面是在龙江书院的文心阁。 说起来俩人早有渊源,陈毅留法时认识的蔡和森,正好是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老同学。 初次相见没几天,陈毅带队在黄坳打了场漂亮仗,消灭了军阀杨如轩的两个营。 第二天队伍攻下永新城,毛泽东就写了封信给陈毅,信里说“相见恨晚,相慰平生”,字里行间透着赏识。 这时候贺子珍在前敌委员会给毛泽东当秘书。 这姑娘穿着灰军装扎着绑腿,腰里别着皮带,在队伍里格外显眼。 没过多久她和毛泽东结了婚。 陈毅知道贺子珍革命意志坚定,贺家兄妹也敬重这位参加过南昌起义、带兵打仗有一套的将领。 按岁数算,毛泽东比陈毅大八岁,陈毅又比贺子珍大八岁,私底下陈毅管贺子珍叫嫂子,贺子珍喊他小陈。 革命路上职务变动是常有的事。 陈毅多数时候是贺家兄妹的上级领导。 1934年红军大部队开始长征,贺子珍跟着队伍走了,贺敏学、贺怡夫妇跟着陈毅留在苏区打游击。 这三年里大伙儿在油山一带坚持斗争,生死与共的情谊结得更深了。 贺敏学跟着陈毅南征北战十几年,直到1941年都三十七岁了还是单身汉。 那年5月4日抗大五分校,陈毅当媒人又当主婚人,帮他和十九岁的李立英办了简朴的婚礼。 这些年陈毅和贺家三兄妹都经历了战火考验,贺子珍还在国外漂泊了十年,经历坎坷。 等到1947年贺子珍回国,头个见着的是小她十三岁的嫂子李立英和五岁的侄女。 隔年才在沈阳见到失散十四年的妹妹贺怡。 1949年春天姐妹俩商量着要去北平看看,毛泽东特意安排刚结婚的方志纯夫妇陪同她们从天津转道上海。 方志纯在莫斯科和贺子珍是同学,贺怡话多,方志纯的新婚妻子朱旦华就在火车上静静听着。 贺敏学当时正跟着陈毅解放上海,正在街头指挥作战的他突然看见两个妹妹出现。 他和贺怡在游击战时还见过几面,和贺子珍整整十五年没相见了,铁打的汉子当场红了眼眶。 这群特殊来客让陈毅格外重视,第二天就在第九兵团摆开宴席。 陈毅拉着贺敏学夫妇坐下,喊来兵团司令宋时轮、政委郭化若作陪。 陈毅举杯先敬贺子珍:“咱们井冈山老战友难得重逢!” 旁边方志纯跟着起哄,贺子珍痛痛快亮出当年在苏联练出的酒量。 接着陈毅拍着贺敏学肩膀:“老贺是党内老同志,我战友!” 贺敏学赶紧起身说老领导客气了。 转脸陈毅又朝李立英开玩笑:“你们俩成亲我还当过半个媒人呢!” 这顿饭吃得热热闹闹,贺家姐妹脸上笑得像开了花。 谁也没想到这是贺怡最后的欢颜。 那年11月,她回江西寻找姐姐失散的儿子途中遭遇车祸,正值新中国成立第五十二天。 三十八岁的她把年幼的儿女和孤独的姐姐永远留在了人世间。 岁月流转,1958年春天当上外交部长的陈毅路过南昌,大早就把当地领导杨尚奎的夫人水静请来吃早饭。 水静正纳闷这顿早饭请得蹊跷,却见贺子珍推门进来。 陈毅见缝插针地安排这场晨间聚会,关切询问贺子珍的身体近况和江西的生活。 他大口喝着稀饭,爽朗的笑声把整个餐厅都带暖了。 水静她们提议去井冈山看看,陈毅摆手苦笑:“想啊,做梦都想!可今儿上午赶到上海,下午就要主持会议。” 这顿匆忙的早饭成了两位老战友最后一面。 1960年和1964年,陈毅让夫人张茜替自己回了趟井冈山。 1986年冬天,井冈山迎来特殊的归乡人。 陈毅的儿女和谭震林、滕代远等几位开国元勋的后辈,手捧骨灰盒把父辈送回他们魂牵梦绕的革命起点。 两年后贺敏学去世,骨灰也送回井冈山。 前两年贺怡的部分骨灰也迁来和兄长作伴。 这座见证革命烽火的山峦,如今温柔拥抱着它远行归来的儿女。 对此您怎么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