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蒋介石:只许你军有12个整编师,润之可当省长,主席:哪省省长? 1945年8月1

蒋介石:只许你军有12个整编师,润之可当省长,主席:哪省省长?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八年抗战终于画上句号。但胜利的喜悦还没散去,国内的紧张气氛就起来了。国民党手里握着430万军队,中共这边大概120万,双方实力差距不小。抗战时大家还能凑合一起打鬼子,现在日本走了,权力怎么分、军队怎么办,成了国共之间绕不过的坎儿。蒋介石眼看着中共势力在解放区越做越大,心里不踏实,赶紧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想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解决。这就是著名的“重庆谈判”。 谈判桌上,蒋介石甩出了他的条件:中共军队只能保留12个整编师,还提议让毛泽东去做新疆省长。这话一出口,气氛就有点不对劲了。12个整编师是个啥概念?国民党自己有几百万军队,中共这边120万兵力压缩到12个师,相当于直接砍掉九成,这摆明了是要削弱中共的军事力量。再说新疆,那地方偏得不能再偏,离政治中心十万八千里,让毛泽东去那儿当省长,不就是变相“发配边疆”吗? 蒋介石这招挺狠,既想把中共的枪杆子捏碎,又想把毛泽东这个“麻烦精”踢出核心圈。他心里算盘打得响:只要中共没了兵权,国民党的统治就稳了。 毛泽东一听这条件,直接扔出一句:“哪省省长?”这问题听着随便,其实可不简单。一来,他是想让蒋介石把话说清楚——你到底是真心给个位置,还是拿个偏远地儿糊弄人?二来,这话里带着不屑和拒绝的意思:你蒋介石想让我去新疆喝西北风?门都没有! 中共这边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很清楚,12个师根本撑不起自己的地盘和势力,新疆那地方更是发展不了啥。毛泽东这句反问,等于直接把蒋介石的提议怼了回去,摆明了不会接受这种“施舍”。 重庆谈判从1945年8月28日一直谈到10月10日,双方你来我往,争得不可开交。军队数量怎么定、政权怎么分、解放区咋处理,这些问题没一个好谈的。蒋介石想让中共交出兵权,融入国民党的体系;中共呢,要求保留自己的军队和地盘,还得有平等的政治地位。 最后,双方签了个《双十协定》,表面上挺和平,说是要合作建国啥的。可实际上,谁都看得出,这协议就是个纸面上的东西,没啥约束力。果然,签完没多久,1946年6月,国民党就撕破脸,发动了全面内战。 国共谈不拢,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国民党觉得自己是正统政府,抗战又是主力,凭啥跟中共平起平坐?而中共这边,八年抗战打出了自己的地盘和民心,凭啥让你蒋介石一句话就缴械投降? 再说蒋介石那提议,12个师和新疆省长,听着就不靠谱。中共要是真答应了,等于自己把自己废了。所以毛泽东那句“哪省省长?”,其实就是在试探:你蒋介石到底有多大诚意?结果证明,诚意压根儿没有。 重庆谈判没挡住内战的脚步,反倒成了大战前的预演。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国共彻底翻脸。从这时候起,中国就走上了另一条路——三年内战,国民党丢了大陆,中共建立了新中国。 回头看,蒋介石那句“12个整编师,润之可当省长”,听着挺“大方”,其实就是个坑。毛泽东的反问“哪省省长?”,则是点破了这坑的本质。谈判桌上的交锋,直接影响了后面几年的中国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