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中考录取分数线的公布,在考生和家长群体中激起了千层浪。 原本期待着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踏入高中校园的众多考生,在看到分数线的那一刻,心情瞬间坠入谷底。
其中那些考了 594 分却依旧与高中失之交臂的考生,他们的遭遇更是令人心疼不已。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中招政策改革 在今年 5 月,江西省南昌市率先公布了最新的中考招生政策。 此次中招政策的调整幅度不可谓不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中招批次的优化。 以往复杂的第一至第五批次,如今合并成为了普高批次,如此一来,整个中招体系简化为提前批次、普高批次以及中职批次。
这一改革举措,旨在优化中招流程,让招生工作更加清晰明了,然而,其带来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预期。 随着中考招生计划的公布,残酷的现实摆在了考生们的面前。 以南昌市为例,今年高中阶段计划招生 59139 人,而参加中考的考生人数却高达 71601 人。
这一数据意味着,将有一万多名考生无法踏入高中的校门。 尽管从整体录取率来看,这一比例并非低得离谱,但要知道,这可是决定着学生能否继续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中考! 一旦落榜,就意味着在这个阶段失去了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机会。
而且按照相关政策,今年江西的中招录取遵循 1:1 的比例,直白地说,就是有一半的学生能够进入普高,另一半则大概率要选择中专等职业教育路径。 7 月 2 日,上饶市公布的中考录取分数线,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今年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 上饶中学的录取分数线竟然高达 768 分!这对于广丰区的初三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只有考到这个分数,才有资格踏入上饶中学的校园。 上饶市其他市区的中招录取分数线虽然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处于高位,普遍在六百多分到七百分之间。 即便是分数线相对最低的华东师范大学上饶实验中学,也高达 595 分。
考生压力剧增 这一分数,就像一道无情的屏障,将考了 594 分的考生拒之门外,这些仅仅因为一分之差而无法上高中的考生,他们的内心该是何等的失落与无奈。 在录取流程方面,江西的规定同样严格且紧凑,以此次上饶市的录取工作为例,7 月 4 日,一批次普通高中录取考生名单就已经下发到招生学校。
紧接着,7 月 4 日到 7 月 6 日,被录取的考生就需要前往学校报到。 更为关键的是,江西实行限时报到制,如果学生未能按时报到,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入学资格,且无法进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电子化管理平台。
这就意味着,哪怕考生已经考上了某所学校,但只要在报到环节出现延误,就可能面临上不了高中的风险。 如此严格的报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对于 594 分的考生来说,摆在面前的路其实不少,但每条都不好走。
复读是很多人的第一想法,但江西明确规定公立初中不招复读生,私立学校复读费一年要两三万,还得签协议 "不保证升学"。 网友给孩子算了复读账,学费,补课费加起来近五万,赌一年后能多考 20 分,风险太大了。
去民办高中也是个选项,但动辄每年四五万的学费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更麻烦的是学籍问题,有些民办学校承诺 "挂学籍跟读",但教育部门早已明令禁止这种操作。 剩下的路就是读中职然后考高职,或者去外地就读,但跨省读书面临教材差异,高考报名限制等一堆麻烦事。
分数线一经公布,网友的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同样的分数,在市区能上高中,在县区就不行? 为什么优质高中资源总是集中在少数地方?
也有人说道,普职分流本身没问题,但前提是职业教育能和普通教育享有同等地位。 但是这种情况让家长们觉得读中职就是落榜,那这样这种分流不就变了味,改变这种现状也需要时间。
今年江西已经新增了 5 所公办高中,计划明年再扩编 1.2 万个学位,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现在上不了学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写在最后 这中考就跟过独木桥似的,挤得慌。 594 分上不了高中,听着就叫人心里不是滋味,可这事儿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变的。 家长们别太钻牛角尖,孩子的路还长着呢,不一定非得挤普高这一条道。 中职也好,复读也罢,只要孩子肯干,总有能出彩的地方,教育部门也得加把劲,多建几所好学校,让职业教育真正硬气起来,别让大家一提中职就觉得矮人一截。 希望明年的分数线能更合理些,让每个流汗苦读的孩子,都能有个对得起努力的归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