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自建大型超充网络,如果能够把利益落到自家车主上,形成独有的补能优势,那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但我此前的纯电出行体验,只能说是一比吊糟。
如果上头要求你充电桩开放,你不如就启用价格杠杆。像特斯拉那样,对第三方贵到不到万一不去充。
但你又抠抠搜搜的,觉得桩都建了,咱得把服务费给赚了,不然就亏了。
结果自家车主到了这一排充电桩上一看,好家伙,全给别的牌子的车子占着充电呢。连独占功率的车位上都停着个别的牌子的车——人虽然充不了,就占着停车,停多久也没个头。
那建这么多超充站搞啥呢?车主最后得去国网充电站跟网约车司机一起排大队。
几千几千站的,数据很漂亮,但不如找个小长假,实地考察一下,到底是个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