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被软禁的时候,那日子过得可滋润了。看管他的特务邱秀虎回忆说:“张学良每天晚饭都吃得挺好,副官应汉民得先问问他明天想吃什么,然后大师傅就照着做。每顿饭都得有七八个菜,吃完了还有水果,他特别喜欢吃花旗桔子、美国苹果,新鲜的好水果他都喜欢,还爱喝可口可乐。 张学良,这名字在中国历史上谁不知道?东北军的少帅,西安事变的幕后推手,曾经风光无限。可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被蒋介石软禁了整整半个世纪。按理说,被囚禁的人日子该不好过吧?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他的生活居然过得挺“滋润”。特务邱秀虎回忆说:“张学良每天晚饭都吃得挺好,副官应汉民得先问问他明天想吃什么,然后大师傅就照着做。每顿饭都得有七八个菜,吃完了还有水果,他特别喜欢吃花旗桔子、美国苹果,新鲜的好水果他都喜欢,还爱喝可口可乐。”这待遇,搁当时的中国,普通人想都不敢想。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被软禁的人,怎么还能活得这么舒服?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张学良的软禁生涯是从1936年12月开始的。那年,他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了蒋介石,想逼他抗日。事变和平解决了,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还以为能得个好结果,谁知道刚落地就被扣了。从此,他开始了长达54年的软禁生活。 一开始,他被关在南京汤山,条件不算好,简陋得很。但没多久,蒋介石就把他转移到了浙江奉化溪口。那可是蒋介石的老家,风景好,气候也不错。张学良住在一栋小洋楼里,虽然不算特别豪华,但也挺舒适。更关键的是,蒋介石对他的生活待遇压根没亏待。 要说张学良软禁生活的亮点,那肯定得提他的伙食。特务邱秀虎回忆,张学良每天晚饭都吃得特别讲究。副官应汉民得提前问他:“明天想吃啥?”然后大师傅就按他的口味做。每顿饭至少七八个菜,荤的素的都有,搭配得那叫一个丰富。吃完饭还有水果,像花旗桔子、美国苹果,都是他最爱吃的。那时候这些水果可是进口货,稀罕得很,一般人哪吃得上?他还喜欢喝可口可乐,这玩意儿在当时的中国也算 不是随便就能喝到的东西。 这伙食水平,搁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绝对算得上奢侈。要知道,那时候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张学良却能每天这么吃,确实让人有点意外。这全靠蒋介石的“特殊照顾”,他虽然软禁了张学良,但在吃喝上从没亏待过。 除了吃得好,张学良的生活便利也让人咋舌。他身边有将近200人伺候他,包括厨师、司机、警卫,还有特务。这些人既负责照顾他日常起居,也得盯着他不让他跑了。虽然行动受限,但他在住所里还是能随便走动。平时看看书、写写字,甚至还能打网球、钓鱼,日子过得一点不枯燥。 后来到了台湾,蒋介石还特意给他建了个网球场,配了专人陪他打球。张学良在球场上跑来跑去,运动量一点不少。他还喜欢钓鱼,常常一个人坐湖边,手里拿着鱼竿,看着水面发呆,挺会找乐子的。 别看张学良被软禁,他可没让自己闲着。他特别喜欢研究明史,书房里全是古书,桌上还堆着他的笔记。他有时候会请学者过来一起聊历史,聊得兴起时眼睛都亮了。1941年,他在贵州花溪还参加过诗会,自己写诗,诗里带点对西安事变的感慨,挺有文化味儿。 他还爱下棋,经常跟人对着下,黑白棋子摆满盘,玩得不亦乐乎。这些精神活动让他在软禁时不至于太无聊,也算给自己找了个寄托。 蒋介石为啥对张学良这么好?其实有几方面原因。一来,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从小过惯了好日子,蒋介石要是把他生活搞得太惨,外头人会说他小气。二来,他俩以前是拜把子兄弟,私交不错。虽然政治上翻了脸,但蒋介石心里多少有点情分。 1975年蒋介石去世,张学良写了副挽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这话说得挺实在,俩人关系复杂,既有感情,也有恩怨。 除了蒋介石,宋美龄也帮了张学良不少忙。她跟张学良关系好,多次跟蒋介石说情,保证张学良起码能过得舒坦点。甚至到晚年,宋美龄还说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之一就是没帮张学良更多。有了她撑腰,蒋介石才没对张学良下狠手,还尽量满足他的生活需求。 不过,别看张学良吃得好住得好,这日子可不是没代价的。他没了自由,不能随便出去,不能跟家人团聚,更别提再掺和政治了。他以前是呼风唤雨的少帅,现在却只能窝在小院子里过日子,这心 1940年,他原配夫人于凤至去美国看病,赵一荻从香港赶来陪他,俩人一起熬过了不少软禁日子。赵一荻在身边多少给了他点安慰,可他心里的苦谁也填不上。 1988年蒋经国去世后,张学良才慢慢恢复自由。1990年,90岁的他走出台北的别墅,步子慢但挺坚定。后来他去了美国夏威夷,住的地方对着海,风景不错。他常拄着拐杖在沙滩上溜达,看着海浪发呆。 1993年,他和赵一荻定居檀香山,日子过得安静。2000年,赵一荻去世,他一个人熬到2001年10月14日,在檀香山去世,活了101岁。他和赵一荻葬在一起,墓碑简单,写着他这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