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打起来,中国沿海被炸了咋办?戴旭上校这句话,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美国能炸我们的沿海,我们就能端掉美国在亚太的所有军事基地,中国大不了往西部发展,但美国可就要从世界老大的位置上掉下来了。 美国确实很厉害,他们的航母战斗群能在短时间内打击中国沿海的重要目标,但别忘了,咱们的"东风快递"也不是吃素的,从日本到关岛的美国军事基地都在射程之内,这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对决,你打我一拳,我也能还你一脚,最后肯定是两败俱伤。 中国沿海确实发达,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但这些年国家早就开始布局中西部发展,像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贵州的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就像聪明人不会把全部家当都放在客厅一样,咱们的经济命脉也不全在沿海。 美国在亚太有很多军事基地,看起来挺唬人,但这些国家也不傻,菲律宾最近就不愿意新增美军基地,泰国一直保持中立,反观咱们的"一带一路"朋友圈,关键时刻都很给力,就像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都优先给中国提供防疫物资。 现在大国较量早就不只是比谁炮弹多,咱们的5G技术、新能源车、移动支付都在全球领先,美国可能还在想着怎么炸我们的工厂,但我们的科技企业已经在改变世界了,就像当年诺基亚还在研究怎么把手机摔不坏时,苹果已经在做智能手机了。 其实戴旭大校的话说出了一个简单道理:现在打仗不是比谁更能打,而是比谁更扛打,就像两个人打架,光会出拳不行,还得能挨打,中国这些年一直在练"内功",把产业往内地转移,发展高科技,就是在增强自己的"抗打击能力"。 现在的竞争已经超越军事对抗,像TikTok在美国拥有1.5亿用户、比亚迪电动车全球销售、华为5G技术领先这类软实力,其影响力可能超过导弹。 这就像下象棋时高手不贪吃卒子,而是谋划全局走势,国家发展如同马拉松,关键不在于某段速度,而在于持续耐力,中国正通过夯实发展基础来应对未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