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印度年年贸易逆差,却还有钱支付外国货物金钱呢?那是因为印度的确没钱了,其实印度外汇已空缺到要让国家信誉丧失的程度赖掉整个50亿阵风订单。即便如此,印度还要经常性吸血去填补国内外巨大财政窟窿。 就拿印度那点外汇储备来说,看着数字挺唬人,2025年5月有6927亿美元,但这里面水分可不小。要知道,印度的外债总额早就超过了5600亿美元,每年光利息就得还不少。 更要命的是,印度的贸易逆差就像个无底洞,2023-2024财年对华逆差就高达850亿美元,这钱从哪儿来? 说白了,印度能撑到现在,全靠拆东墙补西墙。首先是侨汇,2023-2024年印度收到的侨汇有1187亿美元,美国和海湾国家贡献了一大半。 这些钱就像输血一样,暂时维持着印度的外汇储备。但侨汇这东西不稳定,哪天人家政策一变,说不让汇了,印度立马就得抓瞎。 再就是吸引外资,印度天天喊着“印度制造”,想让外国企业来投资建厂。2022财年确实吸引了848亿美元外资,但2023年就缩水到714亿美元。 为啥?因为印度的营商环境实在太差,今天加税明天罚款,谁还敢来?就拿特斯拉来说,谈了好几年,工厂还没影子呢。 还有就是国有资产出售,印度政府这些年没少卖国企,2019年就想卖巴拉特石油公司,预计能赚6000亿卢比。 但卖国企就像割肉,卖一块少一块,总不能把整个国家都卖了吧?而且国企员工闹事、买家挑三拣四,真正能卖出去的没多少。 最绝的是卢比国际化,印度想让卢比成为国际货币,和俄罗斯、阿联酋搞本币结算。2022年还和俄罗斯用卢比买石油,结果俄罗斯手里攒了几十亿卢比,花不出去,最后只能暂停谈判。 为啥?因为卢比不是硬通货,人家拿着也没用。印度的出口又少,根本没办法让卢比在国际上流通起来。 更让人无语的是,印度为了省钱,连国防订单都敢赖账。2016年买法国的36架“阵风”战机,总价78.78亿欧元,结果印度付了27亿就开始拖,还想用卢比支付。法国当然不干,最后闹得不可开交。这事儿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印度的信誉算是彻底败光了。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印度还得应付国内的财政窟窿。政府年年减税刺激经济,2025年就减了1万亿卢比的税,结果财政赤字越来越大。 怎么办?只能发债,2025年预计发债14.82万亿卢比。但发债是要还的,利息越滚越多,印度就像掉进了一个债务陷阱,越陷越深。 所以啊,印度的日子其实不好过。表面上看还有钱买外国货,实际上全靠各种手段拆东墙补西墙。侨汇、外资、卖国企、赖账,这些招都用上了,但根本问题没解决。印度的制造业不行,出口上不去,贸易逆差只会越来越大。哪天这些招都不管用了,印度的经济就得彻底崩盘。